胤就没那么高兴了,不是对宋九反感,而是人才,国家渴望更多人才,而非是几个人才。而且宋九用意不良……不过若没有朕将你调到广南磨勘几年,大兴水利,你懂吗想到这里不由地摇了摇头,又好气又好笑。
……
宋九这才姗姗去了钢监。
这些年做了很多微调,主要是水泥强度与耐高温姓能差。宋九不敢让步子迈得太大。宋九离开京城去了广南,微调几乎停下。总体来说,它除了给宋九提供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数据外,进步不大,还是现代高炉与十七世纪那种竖式高炉结合体的怪胎,有许多缺陷,最大缺陷就是高炉太大,水车鼓风风力仍十分不足。
到了广南,耐火砖技术的进步与耐火水泥出现后,高炉完全改变了,这完全是复古式的蓄热式热风炉的翻版。高炉不高,但是附加的辅助设备更多。包括炉顶成了封闭式。但它却是一次跨越式的进步。
不过那终是小型高炉,这里是大型化高炉,因此更复杂,于是宋九索姓下令将高炉熄火,反正快拆了,也不怕它趴下去。熄火后,对整个高炉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这个过程会持续大半年时间,甚至更长时间。最少经过十次以上的大型改造,进一步提高耐火砖的质量,才能定型。这些陆续的改造调整研发,将会为另一种冶铜的炉积累着经验与技术,更复杂的反射炉。
为了维持国家所需钢铁,在一起不方便运输铁矿石地区可以推广广南那种小高炉,冶出成品熟铁运出来,再加工成钢。
对此没有人敢反对,钢铁多重要,每人都知道,这将是成型试验了,一旦试验成功,可以推广到全国。那么整个冶铁史将会彻底改变。
但宋九一不上朝,二不当真,三不教书,帮手也越来越多,小曰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就是粮食让他头痛。
不愁雇不到劳力,至少在这个春天里想多少劳力都可以,闻听河洲大量雇佣劳力,四面八方的逃荒饥民一起拥了过来。这次动工规模大,可再大也用不了这么多人。而且几万百姓每天要吃多少粮食宋九也在派人买着高达近百文钱一斗的昂贵粮米,再加上人太多了,反而挤在一起,效率不高,浪费无比的严重。
这一天很晚回到家中。
家里来了一个贵客,一个小小少妇坐在家中,两个太监恭敬地站在边上。宋九一看就知道这个小少妇的身份,就不知道她是那位公主,太监喝道:“还不见过公主殿下。”
“参见公主殿下。”
宋九公主不值钱,可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