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们又要说话。赵普想到,赵匡胤也想到了,宋九走了。是潘怜儿献的,人家只是一个妇道人家,与皇后是闺密,况且丈夫在前面,父亲在前线,能不担心吗那么言臣就不会说话了。
拍开箱子,想喝还十分麻烦,瓶口有木塞子,上封火漆,防止酒精散发,还必须用小刀子将火漆撬开,才能喝到。太监在慢慢弄,赵匡胤一把抢过来,自己动手,他力气大,很快撬开木塞,喝了一口,不但有酒的那种霸劲,一种浓郁细腻,甘洌圆酒的清香立即在舌间化开。赵匡胤似乎觉得每根毛发都竖了起来。久久说道:“好酒。”
宋皇后担心地说:“陛下,勿要喝多,这个酒我哥哥只能吃半斤。”
“朕知道,”赵匡胤又喝了一口,这才让太监将所有酒瓶子打开,大多以透明为主,还有少量黄色的,绿色的,红色的,茶色的,紫色的,里面放着一些名贵药材,以及其他一些材料,甚至各种水果对掺着发酵,因此颜色不同。试验了许多种,有的味道太怪异,取舍之。但保留了一些种类。盒子上还有说明书。不管什么口味,赵匡胤可舍不得将它送人,只送了数人,包括赵普。
赵普知道得更多。
并且儿子在借机打听烧酒与琉璃技术,宋九临行前都不知道南方动用了多少军队,就那么一点兵马,能打南汉,就这点兵马,若拿不下南汉,潘美都不是名将了。
但想短时间回来,那是不可能的。
儿子想做什么,赵普不会过问。河北赚了许多钱,可缺少暴利行业,这个烧酒与琉璃得到,将会如虎添翼。这时候赵普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当初应当让这小子将烧酒技术交给国家。那时他不得不交。
然而遇到了麻烦。
普通工人不清楚,因为几个作坊都是流水线生产方式,宋朝也有,例如史上有人想办法弄到蔡京家一个厨婢,蔡京家美味如何,天下闻名,以为弄到一个高级大厨回来,可弄回家大失所望,这个婢女只会切葱,然后问原委,原来蔡京喜欢吃蟹黄包子,因此家中奴婢分工合作,买蟹的,挑蟹黄的,切肉末的,做馅皮的,切葱末的,包包子的,负责蒸的,负责看火候的,此婢女就是其中切葱的,其他什么都不会,连扫地都不会扫。此人一听傻眼了,除了蔡家,谁能这样玩得起
姓质差不多,各个作坊,甚至顺店都是如此,厨房很大,一直延伸到地下,然后各负其责,分工合作。速度快,每一个人整天就做那件事,火候会很好。就象切肉末,同样也有技巧,天天就在练切肉末,那种肉末切出来,谁家酒楼可以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