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国舅 下(2 / 5)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3729 字 2021-06-10

始使用算盘。

算账不是宋九的责任,而且那么多账目,十个宋九也算不过来。

宋九看到这种局面,心中产生一个想法,准备将会计学单独编一本书。不过就要编书,也要等到明年。今年三年级会计课不学了,但学一门新的课程,商业管理。

请各个管事轮流来教学子,至少要学一年商业管理,才能对会计学有更深的认识。然后交给学子共同著书,他一人是忙不过来的。而且这门学问会有很大的作用。

在三司就知道宋朝的收入。

两税比例数量也许不小,但比例不大,那是一石粮,一束草,或者其他杂物,要么就是一匹绢比一缗钱多。而且休想小看了这时候人的智慧,包括三司税务,自成体统,例如巴蜀运粮来京城肯定不便,于是改成贵重的绢帛代替,节约路费。不然绢帛在两税比例中份量更小。

主要收入是几项专营,也就是榷酒榷盐榷茶,商税也是大头,接近三百万贯,若是加上和买,城郭税等杂税,会更多。得到巴蜀,荆湖开始逐步征税,江淮开始恢复,收入在增加中,渐渐接近三千万。但化成缗钱,今年只能说略略超过两千万。商税占据着百分之十几的比例。

因此做为官员与小吏,对商业也要精通。

商业跟上,一个地方的税务才能变得良好,这才是宋九开商业管理课的由来。

也要编著成书的,但这本书出来,会引起一些非议。

宋九继续看,三司里已经有人议论王继勋的行为。赵匡胤都敢议论,况且王继勋。但只敢在背下议论,这要感谢郭威与柴荣,正是这两人的治理,官员渐渐重视民生,不管是否真重视还是假重视,民生是主流意识。还有许多大臣发家于贫困之时,包括赵匡胤虽是小官宦子弟,其家境在五代混乱的那种情况下,过得也不好。

很多官吏看不惯王继勋的行为。

如何处理的,今天未上早朝,宋九不得而知。

但回到家派人打听了一下,消息陆续传出。

中使下去查访,不但脔割奴婢,王继勋还有其他一些不法行为,赵匡胤一怒之下,诏消官爵,勒归私第,又下诏配流登州。这样处决倒也合理,想让赵匡胤杀死王继勋那是不可能的。王继勋刚走没有多久,赵匡胤想想又后悔了,觉得处理得太重,对不起死去的妻子,未走多久,又下诏将王继勋召回京城担任右监门卫率府副率。

王继勋事件遮住了另一件事。

学舍第三期又开学了,这期人数更多,但未来又有了三年级,甚至四年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