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独一无二(2 / 3)

一品富贵 午后方晴 2580 字 2021-06-10

再就是宋朝史上用那种极不标准的火药都研发出许多武器,相信这种火药研发出来的武器威力更大。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要有人去研发。

关系到战争,成千上万人的死活,宋久不敢怠慢,在信中一一交待过赵匡义,如何去做,是朝廷态度,与宋九无关。

此时知道真相的人并不多,尘烟散去,许多人走近,看着地面上那个炸出来的大黑窟窿,表情更严肃。陶谷说道:“此大凶器也,不可不防。”

“陶卿,朕知道了。”

宋九的信他也看过,并且明确说了,它的作用非是在军事上,主要还是在民用,这没必要马上就说。

又有人用古怪的眼神看着宋九,宋九正看着不远处那片树林。九月快到了,草木都有些昆黄,大雁南飞,荒凉的沙洲上卷起一片萧瑟。整个河洲上,只有这个小树林略有些亮色。但赵匡义哑然失笑,小树林景色似乎是不错,可里面还有另外一样东西,坟墓。

……

随后赵匡胤派了禁兵对那个小院子曰夜看守。

有人提出来将宋九二十个学生一起调到火药作,意思是怕技术泄露,变相地将二十个学子控制起来。不是对技术重视,而是这个城墙倒了,实打实地危胁到了他们的安全。

赵匡胤没有同意,宋九信中说得清楚,还画了图,尽管看得不大懂,证明它确实有破解方法。再说后面还有好东西,控制了二十名学子,宋九一人怎么弄出来象自己做皇帝一样,未上去之前,上面有人拉着,上去后下面有人抬着,到时候不用自己说,皇袍披上来了。

又开始选拨前去学习的官吏,作风浮浪,嘴巴不严实的不要,非京城人氏不要,不是搞排斥,家人在外地,容易被人利用,脑袋瓜子不灵光的不要,似乎与算术有关,算术不好的不要,四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不要,四十岁以上不易接受新事物,三十岁以下又不稳固,有过恶习的不要,贪婪的不要,家庭背景差的不要……敢情比选大臣还要挑剔。

这才下诏迁坟。

赵匡义悲催来了,大臣这边没事,百姓那边却有事。我管你城墙倒不倒,祖坟就是不能迁。特别有几十家子背景好的,带着老百姓闹事。重内治嘛,结果只好劝说,讲道理,补偿,并且承诺一坟一个棺材,重新安葬尸骨,若嫌朝廷备的棺材不好,朝廷可以拿出一笔钱让他们自己备,甚至还有其他的条件。

仍然不行。

软的不行,来硬的,软硬兼逼才是王道。

硬的也不行,有的百姓就在开封府哭闹撒泼,朝廷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