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会怀疑卢思涵的说法正确与否。
毕竟卢思涵跟随他很久了,忠心耿耿,且十分耿直。
他绝不可能做出来为了讨好某一个人,而故意编造谎话这种事情。
可是。
一年三熟的稻谷?
巨大而又灵活的帆船?
还有那些欣欣向荣的牧场。
之前陈向东上书的时候,他还觉得陈向东胡言乱语,几乎要将他革职。
他面前摆放着一只金黄色的稻穗,沉甸甸的。
他是农民出身,一眼就看出来了这稻穗有何不凡之处。
听卢思涵所言,那里有一眼望不到头的农田。
若是每亩农田都能有这样的穗子!
他大明何愁饥馁!
台州前些日子还上书,飞蝗扰日,将庄稼啃食殆尽。
若是在那之前就将这稻种种开,如今他也不必要跟自己的儿子们张嘴要粮食!
拿着那稻穗感慨了一阵,他又详细问起来了卢思涵口中的帆船。
这个他已经听陈向东折子上好好的汇报了一番,因此卢思涵的讲述不过是让他脑海中的战船形象更为明晰了些。
稻穗之旁,还有几幅画像。
好巧不巧的是,陈向东口中的那座荒岛,他是有些印象的。
当初陈祖义退避海上之时,曾经途径此岛,还在此岛之上留下一个嘲讽大明的刻石。
为了永不忘怀此事,也为了有朝一日定要将陈祖义捉拿回来,他特意命画师将那刻石画下。
距离现在,也就不到一年的时间吧。
他目光复杂的落在画像之上。
那画像中的刻石之后一片荒芜,树木丛生,百草缠绕,和眼前那金灿灿的稻穗简直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东西。
这也是为何,纵使已经接到了陈向东第二道折子说老七日子过得不错,他还是派了卢思涵去,想要将老七带回来。
老七毕竟是他偏疼的一个儿子。
让老七在那荒岛上受罪,自己却不闻不问,他自认为做不到这么狠心。
可如今老七将那岛屿发展的那么好,却对卢思涵避而不见。
莫非是赌气了?觉得自己对他不好了?
尽管这么想着,第二日早朝的时候,朱元璋还是将那只稻穗带到了朝堂之上,让所有人传阅。
卢思涵揣度着他的意思,还去找了一个普通的稻穗作为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