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都是人中之龙,一时瑜亮,难辨哪位皇子更优秀,更堪大任,还需时间来验证分辨。
且圣上春秋正盛,龙体康健,立储之事不必急于一时,慢慢考察两位皇子再决定也不迟。”
严嵩拱手说道,建议嘉靖帝不要急着立储,你还年轻,着什么急呢。
其实,严嵩心里属意的储君人选是景王,他已经在暗中支持景王了。
不过,他做的很隐蔽很隐蔽。明面上,他跟裕王和景王保持距离,不结交任何一人。
严嵩之所以不举荐景王,一是要树立纯臣人设,我严嵩是你嘉靖帝的臣子,我绝不私下结交裕王和景王,只对您一人忠心耿耿;二是严嵩心里清楚,嘉靖帝现在还没有立储的想法,举荐谁都是错误。
“还不急,这些年来,朕收到的关于立储的奏疏,当柴烧都够烧一桌千秋宴了。”
嘉靖帝瞪了严嵩一眼,不悦的说道。
“臣还是那个意思,立储一事急不得,需慎之又慎,真金不怕火炼,真龙不怕考验,还要时间考验两位皇子,看谁能更堪大任,承继大统。”
严嵩坚持道。
“好了,朕看问你们也问出什么,此事稍后再议吧。”嘉靖帝放过了他们。(本章完)
“午门献俘大典准备的如何了?”嘉靖帝问道。
“回圣上,已参照历朝历代午门献俘大典的形制,定了一个初步议程了。”
无逸殿的一个值臣上前回道。
“将你们的议程交给内阁把关,三日内务必定下来。”嘉靖帝摆了摆手交待道。
“遵命。”无逸殿的值臣领命。
“着钦天监择期,定下午门献俘大典的日子,由内阁牵头相关部衙举办大典,如今距离过年也没多少天了,务必于本年内举办大典,不得有误。”
嘉靖帝不容置疑的下令道。
“遵命。”
一众官员纷纷领命。
“好了,内阁留下,其余人可以退了。”嘉靖帝摆了摆手,下令散朝。
严嵩、徐阶还有李本遵旨留下,其他官员躬身退出了大殿。
“朕把你们三个留下来,有两件事情,要听听你们的意见。”
嘉靖帝从龙椅上缓缓走下来,聊天似的口吻对严嵩、徐阶和李本说道。
严嵩等人自然躬身听问。
“这第一件事呢,便是立储之事。”嘉靖帝站在严嵩三人面前缓缓开口道。
一听立储,严嵩、徐阶还有李本顿时一个激灵,立储这可是国本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