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御史也是擅长玩文字游戏的。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嘉兴沦陷,朱平安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又是一番唇枪舌战。
龙椅上的嘉靖帝看不下去了,皱眉看向严嵩、徐阶和李本三人,“你们怎么看?”
老样子,严嵩又是不着痕迹的看向李本。
“朱平安立下大功是真,嘉兴沦陷于倭寇之手,跟他有关系也是真.”李本说到这里,一时顿住了,赧赧道“老臣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奖惩了。
“朱平安的赏罚,赏赐就不用我说了,根据他所立的战功,由吏部等论功行赏便是;说说惩罚吧,只说一点,嘉兴知府赵崇乃第一责任人,丢城失地的赵崇都没有受到处罚,没理由立下赫赫战功的朱平安受到惩罚,不然如何诠释赏罚分明这一词。”徐阶在李本说完后,拱手说道。
然后到严嵩了。
“不错,没道理蠢猪都不处罚,却罚栋梁。”龙椅上的嘉靖帝微微点了点头。
然后看向严嵩,“惟中如何看?”
严嵩第一时间就拱手回道,“回圣上,朱平安立了大功当赏,至于嘉兴沦陷,非朱平安之意也,不必苛责。”
嘉靖帝都说没道理蠢猪不罚罚栋梁的,严嵩又怎么会有反对意见呢。
严嵩能够屹立内阁这么多年,所仪仗的就是揣摩上意,嘉靖帝这话什么意思,严嵩再清楚不过了。
简在帝心。
朱平安已经简在帝心了。
没有明显的过错,十足的把柄,是不容易动朱平安了。
嘉靖帝还有严嵩都发话了,底下的严党官员再没眼色,也都偃旗息鼓了。
“嗯,那就这样,由吏部、兵部等拟定对朱平安的赏赐方案报与内阁,内阁通过后再报于朕,十天之内议定,不得拖延!”嘉靖帝点了点头,直接下了定论。
“遵命。”
吏部、兵部的人还有严嵩、徐阶、李本纷纷领命。
“哦,还有苏州知府尚维持。”嘉靖帝补充道。
“遵命。”
吏部、兵部等人再次领命。
“圣上,赵崇戴罪立功,朱平安无责,但是浙江巡抚李天宠却要担责。”
一个严党官员起身道。
“哦?李天宠何责之有?”嘉靖帝问道。
“回圣上,浙江巡抚李天宠之责有三:其一,他乃浙江巡抚,嘉兴乃浙江治下,嘉兴沦陷于倭寇之手,其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因为他剿倭不力,导致境内倭寇此起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