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朱平安。
其中还有人为尚维持说情,说尚维持只报了守城之功,应该没有问题,虚构灭倭四万战功的是朱平安,依此将尚维持摘了出来,只弹劾朱平安一人。
“呵呵,当年朱平安还弹劾赵大膺杀良冒功,没想到这才过去多长时间,他朱平安竟然也成了他口中深恶痛绝的那类人,鄙视赵大膺,弹劾赵大膺,成为赵大膺,何其讽刺啊!”
“圣上,为了江南被其冒功杀害的数万无辜百姓,臣请捕杀朱平安,以告慰无辜百姓的在天之灵,以平息江南民愤,以扼杀虚构战功之风!”
一时间,大殿内弹劾朱平安的声音层出不穷,弹劾朱平安的奏疏像雪花一样纷纷而来,纷纷要求严惩朱平安。
在众人为了剿抚并用还是一剿了之而争论不绝的时候,徐阶站出来开口了。
“不管剿抚并用,还是一剿了之,江南倭患必须要尽块解决,江南乃我朝粮袋子、钱袋子,倭患每持续一天,江南的粮食供应、赋税供应就要受一天影响,这不仅影响江南,更影响我大明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举个例子,解决北虏需要粮草、兵饷吧,粮草兵饷从何而来,大部分从江南而来,江南受影响,北虏都会受影响,绝不可再拖了,务必要快刀斩乱麻,速速解决江南倭患。”徐阶打断了众人无休止的争论,毋庸置疑的开口道。
“徐阁老,您老在京城,不知江南倭情,倭寇剽悍,以一当十,数月前,百余倭寇纵横千余里,杀伤我官兵数千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另外,倭寇跨海而来,了无踪迹可循,境内又有冥顽之奸贼从倭,为其耳目,真倭假倭加起来,人数达十余万,且越来越多,烽火遍布江南各地,一时间难以速速解决。”兵部的官员反驳道。
他是严党的人,虽然这段时间徐阶顺从严阁老,但是严党内部大多数人对于徐阶还是习惯性打压。
他们对徐阶这个夏言的门生,还是持警惕态度。
夏言被严阁老他们整死了,夏言是徐阶的恩师,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焉知道徐阶会不会为夏言报仇呢?!
严阁老一把年纪了,相对而言,徐阶年轻的多,说句不礼貌的话,严阁老归天了,身为内阁次辅的徐阶,岂不是一举成为内阁首辅,把持朝政了。
他们身为严党,夏言的死,跟他们有脱不开的关系,又给严阁老父子为虎作伥的这么多年,如果徐阶成为首辅,清算严党的话,他们可跑不了。
至于徐阶这段时间顺从严阁老,谁知道他是真顺从,还是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