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的口传回来,秦侩却是听的很清楚。
没有和平就不能和谈,南宋不能拥有威胁到金国的武力存在,否则就不能和谈,只有这一直打下去!
对于金人,秦侩心中是有‘阴’影的。
他竭力避免那一次的金国之行,就是因为留给他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他不愿意去提及,更不愿意将来有朝一日,历史在重演!故而即便秦侩知道,岳飞率领的岳家军对阵金兀术,胜面颇大,可他还是不愿意去赌!
如果说,韩世忠没有叛变到刘那边的话,秦侩或许还会有所犹豫,但如今,南宋朝廷真正能够拿出手的军队还有多少,像岳家军这样能征惯战的军队又还有多少呢?
这些数据,让秦侩一想到就会脊背骨发麻,他不想再成为阶下囚了,哪怕当一个假装高贵的奴隶,也比当个铁骨铮铮的阶下囚来的好。所以,他在明明知道很多事实的情况下,选择了无视那些事实,夹着使者带回来的两封信,还有岳家军之中监军写上来的奏折,第二天一大早,就入宫面圣去了。
因为战火蔓延,这几个月以来,赵构也是为了国家大事,‘操’碎了心。有人说赵构是不负责任的昏君,其实有失偏颇。如果说赵构真是一个昏君,那么或许南宋早就已经灭亡了,而不是苟延馋喘到如今。
在朝会的时候,秦侩一言不发,他紧闭的双‘唇’和微微阖上的双眼,与往日可谓是一反常态。
他的这种表现非但没有让朝堂上的群臣为之安心,相反,很多了解秦侩的大臣,却是开始暗暗担心了reads;。咬人的狗不叫,臭屁不会响,秦侩越是表现的平静,就只能证明其心中的图谋就越是大。
从上朝到快要退朝,秦侩始终是腰板儿‘挺’的笔直,一声不吭。直到眼瞅着就要到下朝的时候,秦侩才突然站出来,说有关于金国的事情,想要上奏!
秦侩与那赵构这对君臣,也算是王八看绿豆,对上眼了。秦侩明明是说有本上奏,可是在赵构的示意下,那小黄‘门’吊着嗓子开口就催促下朝,其后赵构才捋着长须,说什么君主该以天下大事为先,不过既然是到了下朝的时辰,就不耽搁诸位大臣休息,秦侩可以‘私’下找他汇报。
明明两人之间‘私’下里不知道见过多少次面,但常常又要‘弄’这么一出来,当真是看的满朝文武,心中很不是个滋味儿。
可不是滋味也没法,谁让人秦侩当红呢?甚至于很多文官武将,还不得不常常昧心的去讨好秦侩,希望能够得到这位皇上跟前的红人赏识,提拔!官场就是这么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