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古人几千年不断开矿,也被消耗地差不多了。
到了清朝末年,国家想要铸钱。
除了回收前朝铜钱融化后重新浇筑新钱外,就只有花费大量的真金白银,跟洋人的洋行从海外采购了。
因为严重缺铜,再加上清末国内局势动荡。
导致很多地方豪强私造钱币,其中不乏含铜量严重不足的‘劣币’甚至‘假币’。
孙诚瞅了几眼,这客人递过来的铜子,里面最大面额的是两枚当二百文的光绪元宝。
瞧着钱没问题,他就笑着拱了拱手:“都是熟客了,张老板您可得经常来光顾下我生意。”
被他称之为张老板的,其实只是个穿着粗布衣,看起来面色枯黄显菜色的中年男子。
但被孙诚这一恭维,也是顿感面上有光。
加上又自觉沾了便宜,笑着连忙又客套了几句。
便背起了三十多斤重的面袋,匆匆离开了。
杨小芸在一旁忍了半天,待那客人走远了,才咬了咬唇,走上前来责怪他:“表哥,你又多给人家盛番薯面了。这一天天的,你得少赚多少钱!”
她虽然心地善良,但对于物价还是很了解的。
镇上其他粮铺里的小麦面粉售价,前两年普遍在三十文一斤左右。
因为上乡镇这里位于南方,稻米产量又比小麦略高。
所以小麦面粉在这里卖的,比新上市的米价还要更贵一些。
而且最近两年,清廷在边关一直跟法兰西打仗。
桂省境内现在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各地方州府都要定时采购,甚至强征粮草支援前线。
种种结合到了一起,这两年桂省境内粮价飞涨。
越是靠近安南边境的地方,粮价涨的越高,听说有地方都已经涨了两三倍。
孙诚就是做粮铺生意的,自然懂得里面的道道。
他知道上乡镇这里,往年陈米约莫二十文一斤,新米也就是二十五文左右。
各家虽然价格不一定相同,但每斤浮动不会超过两文钱。
但上乡镇也在桂省境内,虽然距离前线很远,也难免受到了影响。
上乡镇这里的粮价,从前年年底开始就在悄然上涨。
去年又上涨了五成,今年又在去年粮价的基础上,再涨了三成。
孙诚店铺内卖的番薯面粉,也就是客人口中的番薯面,几年前他刚开始在上乡镇出售时,售价只是十二文一斤。
番薯这种农作物本来产量就高,只不过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