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心头一热,朱大肠便插嘴道。
“二叔公,阿诚也不是第一次来求你了。你看他都这么有诚心,而且平时也没少做善事,你就收了他为徒吧!”
孙诚来极乐号不止一次,早就跟朱大肠混熟了。
在他的刻意讨好下,再加上对方也对他非常佩服。
毕竟孙诚在上乡镇上还是很有名的,年纪轻轻就没了父母帮衬,又是独自一个人。
却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在镇上弄了一家自己的粮铺。
又一直以极低的价格,卖给穷人粮食。
番薯这玩意虽然从明末清初就流入了夏国,但一直到清朝中期才因为连年灾荒,才逐渐被推广到大江南北。
饶是如此,老百姓们依旧不喜欢吃它。
不过碰到战乱跟灾年,为了活命,人真是没得选择。
相比之镇上居民自家种的番薯,孙诚粮铺出售的番薯不仅口感更好。
还有各种面粉、制成品,价格也非常低。
尤其是这两年整个桂省,都因为清廷跟法兰西之间的战争而物价飞涨,连粮食都吃不起的穷人比比皆是。
上乡镇这里因为孙诚的粮铺,不知道救活了多少家庭。
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算是为自己积下了不少的善功了。
似乎是自己堂孙的这两句话,彻底打动了朱正仁。
他的脸上肉眼可见的犹豫了起来!
孙诚一看到他的态度终于软化了,心中自然大喜。
当下立刻厚着脸皮接连给他磕了几个响头:“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朱正仁被他的厚颜无耻,给吓得连连避开。
“使不得……使不得……孙家小子,我真不能收你为徒……”
见孙诚一脸沮丧,似乎又要开口哀求。
他也是一脸的为难,不过终于松了口:“起来吧,孙家小子……你是个有福气的,这几年做的事情也是积善积德……”
叹了一口气,朱正仁把孙诚扶了起来。
“这样吧,你财、命、权圆满,确实不符合茅山的收徒标准。不过孙家小子,过去这几年里,你低价售卖粮食给镇上的百姓,看得出也是良善之人。”
“我老头子估计也是时日无多了,今天就为你破例一次吧!”
“希望日后,你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对朱大肠多点照顾!”
“你在这里等一会!”
他转身走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