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杨侗经常偏向杨汪的主要原因之一,杨汪比较会顺着他。樊子盖比较耿直。
樊子盖迟疑片刻,硬着头皮说道:“武弘道友,此事非同小可。又是国之大事。我等一无所知,实在无法决定……”
“少爷说了,这是私事,只是他个人向越王殿请求,是讨恩情,将来肯定会还给越王殿。同时,少爷保证,绝对是利于大隋,绝非不利大隋之事。只是不方便多说!”
不大樊子盖说完,弘伯打断提醒道。
“这个……”樊子盖神情一僵。颇为纠结看向杨侗。
如果请求的是其他人,樊子盖自然不赞同。
不过。樊子盖对武信感官不错,此次封赏又明显亏待了武信,却厚待了他,给他种抢了武国公功劳的感觉,有些惭愧和愧疚,也想弥补。
当然,也因为朝廷封赏亏待了武信,樊子盖怕武信铤而走险,恼怒起兵,那就完蛋了,所以樊子盖极为纠结!
越王杨侗看向李公公樊子盖杨汪等人,看没人表示反对,便慷慨仗义挺身嚷声道:
“既然是利于大隋之事,便是公事,谈恩情言重了!本王相信武国公!”
虽然没人反对,但在场众人却是明显的忧心愁苦,毕竟这玩的完全是信任,要是出大事,他们多少会获罪。
“谈恩情,确实见外了!若是可以的话,就请武国公帮个小忙如何?”
李公公迟疑了,控制语气插言道,又迅速补充道:“当然,只是请求,若是不方便,那也就算了!”
片刻后,一位公公拿着杨侗的亲手令,以及朝廷封赏,跟随弘伯离开。
……
夕阳西,天际染霞,天色昏暗。
经过半天休整挑选,此战获封镇军将军正六品的罗士信,从二十五六万罗武军中,跳出十万之众,其余遣散或散为正规军,已经抵达东都港口,分别两艘巨型大龙船。
没过多久,句容县尉孙原,也率着十万句容精兵,抵达,包括武府和武国公府的上万人,另两艘巨型大龙船。
武信则率着信武卫一万银甲武卫一万铁甲武卫,加上部分亲近侍从护卫,武国公旗舰……五层巨型大龙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离开者,包括原武华亲信金猿通,周才,左丘普,祝汹等人及其亲卫家属等,数量约为三千人,他们也因此辞去了东都职务,只是看在武国公的面子上,保留了其品级。
数量高达二十几万人的行动,声势浩大,自然瞒不了人。
不知不觉间,洛阳港滋生出大片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