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你。”至于更多的内容,她打算等回到酒店后,再录视频发给袁志。
每天的互录视频,道声平安与想念,已经成为了京墨和袁志在下班后的‘既定流程’,一种特殊的‘见面方式’。
同样是‘既定流程’的,还有每天给父母报平安,让他们不要为自己担心。
不过京墨也清楚,他们人在武汉,在疫区,在医院一线。他们的父母,就算嘴上不说,心里面又怎么可能不为他们担心呢?所以,她能够做的,便是每天报声平安,让父母知道自己每天的情况,从而减轻他们的担忧。
袁志那边,消息发出去后没有回音,京墨对此早已习惯,自从踏上抗疫一线的‘战场’,她和袁志的联络,就很少有及时性。
有的时候,是她先发消息给袁志,过许久才能收到袁志的回信。有的时候,则是袁志先发给她,要等她下班时,才能看见、回复。
而今天,显然是她比袁志要早下班。
倒是父母那边,一收到消息,立刻便回了信息过来。
和雍琴的男朋友一样,父母回过来的第一条消息也是语音。京墨拿微信自带的功能把语音转成文字,但由于父母讲的不是普通话,所以转译效果很糟糕,短短一句话,京墨是连蒙带猜,才大概明白了意思——父母在问她今天的情况。
和前面几日一样,京墨还是报喜不报忧,飞快的打字告诉父母这边一切都好,同时又告诉他们,自己这会儿是在回酒店的车上,同车还有几个同事,目前正在闭目休息,让他们尽量发文字而不是语音。
京墨的父母自然照办。不过打字这种事情,对于上了年纪的父母来说,实在有些困难。而且,或许是把打字聊天当成了写信,京墨父亲后面发来的几条信息,都显得文绉绉的,极为书面化,像“吾女今日工作何如?”之类的句子掺杂其中,还不少。让京墨在看的想笑之余,又很感动。
因为在这些看似好笑的句子后面,隐藏着的,是父母对她的关心。
隐约间,透过这些文字,京墨仿佛看到了远在成都家中的父母,此刻正捧着手机,紧张且担忧的样子。
他们的紧张和担忧,都是对自己安危的关切。
京墨眼角微弯,忍不住笑了起来。只是笑容中,带着丝丝感动的泪光。她飞快地打字,提醒道:“发文字信息和语音一样,口语化就行,不用搞的像写信那样板正规矩。”
得到她的提醒后,父母发来的文字信息,终于不再有违和感了。但是发信息的速度,还是很慢。而且一段句子里,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