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堂屋,王学平来到了后院,眼前立时一亮,好家伙,院子里正好有座老式的水井。
这是一种纯粹的人工取水的老井,井口的边缘,满是黄黑相间的污泥。
王学平快步走到了井边,顺手将提桶的绳索操在了手中,两手交替用力,不大的功夫,已经沉到了井底的一只木制的水桶,就提了上来。
定神一看,王学平不由得lù出了无奈的苦笑,只见,水桶之中,不过才半桶水而已,竟有半桶黑泥。
这种水怎么可能给谢寒烟喝呢?
可惜啊,这里没有自来水厂必备的清洁用剂——漂白粉。
明矾更是指望不上了,王学平只能耐着xìng子,等了几分钟,直到水桶里的黑泥慢慢地沉淀了下去,他才取了水,将搪瓷缸子里里里外外洗刷了好几遍。
王学平的两手各端了一只搪瓷缸子,上了楼之后,他发现,自己又面临了另外一个难题,怎么烧水?
两只搪瓷缸都是带柄的那种,根本没办法挂到火堆上,怎么办?
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王学平凝神想了想,很快想到了解决的方法。
王学平记得很清楚,杂物堆里有几根细铁丝,他走过去,用细铁丝将一只搪瓷缸子带凸起的边缘,用力地缠绕了几圈,两头都做成了活扣。
然后,王学平信手捡起了一根木棍,穿到了活扣之上。
连谢寒烟带其中的一张办公桌,都被王学平给推到了火边,然后,他又将另外一张办公桌给推了过来。
就这样,两只搪瓷缸子,都被王学平顺利的架到了火堆正上方。
王学平怀中抱着谢寒烟,手里拿着一块木板,只要办公桌的底部被点燃了火苗,他就会用木板重重地把火苗给拍熄。
王学平考虑得很周到,到目前为止,他不知道救援的人马何时可以赶到。
这也就意味着,王学平和谢寒烟,也许今天就可能得救,也许要待上好些天。
在一切都是未知数的情况之下,王学平必须作出最坏,也是最长远的打算,这样,才可能真正的渡过难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向是王学平的座右铭,时时不忘!
烧开水的过程,十分漫长,比煤气炉的效率差得很远,王学平足足守了一个小时,搪瓷缸里的水,才慢慢地开始沸腾起来,冒出滚滚的热气。
发觉有些黑灰落到了水面之上,王学平凑过嘴去,轻轻地将灰吹出了缸内。
水又烧了几分钟,王学平发觉,热气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