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部长的支持,上了常委会,算上王学平自己的一票,总共也才两票而已,属于绝对劣势的少数地位。
当然了,黄小齐的铁票也不多,刘勘测算是一个了。
据王学平的暗中观察,殷干城和向耘应该不怎么合得来,可是,几次常委会上,向耘都支持了殷干城的提议。
考虑到向耘和殷干城都是本地土生土长的领导,王学平已经意识到了,他在仁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不是殷干城,而是本地干部对外来空降干部的敌视。
堡垒从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王学平对刘勘测一直宽容相待就是想潜移默化地让老刘慢慢地向他这边靠过来。
太祖的雄才大略固然堪称一绝,在王学平看来,更重要的是,太祖擅长于掌握人心。
论及掺沙子、挖墙角、打棍子,搞平衡的功力,天朝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就没有一位帝王可以和毛太祖相提并论。
只要太祖一天不闭眼,即使是成祖也只得低头装傻,不敢与之争长短。
刘哀公之所以垮台,就是因为不懂当太子的要义,在没有掌握住军权的情况下,就敢端出三分天灾七分**的高论,当众批判太祖的错误路线。
咳,在霸气十足的太祖面前,如此挑衅,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呢?
成祖能够最终掌握大权,和他一直的低姿态以及极度的隐忍,绝对是分不开的。
早在运动初期被打倒之后,成祖一直坚持给太祖写认错信,如果硬要找出一个历史人物类比的话,隐身曹魏阵营的司马懿,倒是颇有几分相似之处
第二天的正式签约会场上,到处张灯结彩,布置得花团锦簇,富丽堂皇。
市委书记黄小齐身穿着藏青的西服,脖间系着充满了喜庆意味的大红领带,脚上的皮鞋亮得晃得人眼花。
因为是比较正式的场合,阴时仁也穿了西装,打了领带,和黄小齐并肩站在了一起。
“黄书记,王市长这个市政府的法人代表,怎么还没有露面啊?这协议还想不想签呢?”阴时仁一直看王学平不顺眼。
早在接阴时仁的当天,包括市委书记在内,谁敢不给他阴总面子?
可是,王学平偏偏就是不给他面子,阴时仁被总部催急了,主动去找王学平谈判,居然连吃了几个闭门羹,他心里岂能不窝火?
因为常驻国内的缘故,阴时仁和各个地方政府打交道的次数不少,也知道一些政府方面的规矩。
如果王学平不方便出面,其实常务副市长殷干城,经过市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