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花英杰
明朝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寇横行,烧杀抢掠、气焰嚣张。朝廷派戚继光镇守浙江,率“戚家军”迎敌,打得贼寇丢盔弃甲。
数月后,贼首野田太郎纠集万余海盗反扑,声势浩大、甚嚣尘上。戚继光和台州知县于承恩同心协力,与倭寇决战台州,十三战十三捷,除野田太郎十余人侥幸逃脱外,倭寇全军覆灭。戚继光凯旋归来,台州百姓箪食壶浆、万人空巷。
翌年,朝廷擢升戚继光为福建总兵,继续抗击倭寇。赴任前,戚继光与于承恩彻夜长谈。于承恩是台州人氏,秉公守法、性格刚直,抗倭不遗余力,深受百姓爱戴。
戚继光临别赠言:“倭贼亡我大明之心不死,首领野田太郎正在重整旗鼓妄图卷土重来,请务必小心提防。于大人待人宽厚、胸怀坦荡,令人钦佩。然而官场难测,世事多变。内奸与倭寇勾结的蛛丝马迹须加紧访査。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于公待人不可过于仁慈,否则养虎遗患,切记切记!”
于承恩肃然应诺。“戚公言之成理!倭贼务必除尽,季孙之忧更须防范,本县已经将肃清内奸作为当务之急,戚公等着听好消息吧!”
不久,朝廷公文嘉奖戚继光在福建抗倭屡建奇功,于承恩喜不自胜,回府后自斟自饮,怡然自得。饮到兴起时,命夫人铺纸磨墨,提笔疾书戚继光诗《马上作》:“南北驱驰报国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于承恩朗声大笑。“大明朝有戚公等参天大树支撑,区区倭寇成不了大事!”
于夫人忧虑道:“老爷万万不可轻敌,切莫忘记戚公忠言,朝廷中并非全是真心抗倭之臣,只怕魑魅魍魉防不胜防!”
于承恩笑道:“夫人多虑了!台州大局已定,本县对屑小之辈勾结倭寇的罪行已了如指掌,不久便可将他们的丑恶面目大白于天下,台州百姓可以真正扬眉吐气了!”
说话之间,奶妈领了四个小女孩嘻嘻哈哈跑进屋来,其中两个是于大人的女儿,一个叫柔柔,五岁;一个叫莹莹,三岁。
另两个小女孩约莫二、三岁光景,穿得花花绿绿。她俩跑到于承恩夫妇膝下,一个奶声奶气地嚷嚷着“姨夫抱抱”,于承恩眉飞色舞,在小侄女脸蛋上亲了一口。另一个爬到于夫人身上,甜甜地叫姨妈,夫人喜笑颜开,搂在怀里咯吱她身子,小侄女笑得花枝乱颤。
于夫人对女儿道:“小表妹难得来我们家玩,你们送什么礼物?”
柔柔道:“把我的龙凤玉镯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