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中野之惑
中野宇川兄妹跟随竹下大佐的部队从省城来到芷江。他的心情並沒象竹下骑着高头大马挥动指挥刀狂呼前进那么亢奋。一路上随处可见的血淋淋的平民尸体、被熊熊烈火吞噬的民房和空气中弥漫的浓烈血腥味让他感到触目惊心。
在战前,中野宇川是日本大阪的大学历史教授。他熟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通晓两国交往的历史渊源。他醉心于历史文物的研究收藏,喜爱中国的书画艺术。他赞成大东亚共荣,也认同人类财富共享,“有德者居天下”。因而当浅野将军邀请他去中国从事文化活动时,他欣然同意,很快就帶着美枝子来到中国开设商行。
战争爆发后,他不相信中国报纸揭露日寇对平民百姓犯下的杀人放火、**掳掠的暴行,认为那是交战国的宣传伎俩,也认为日本报纸报导日本军人在华北某地进行杀人比赛,不过是夸大其辞的自我吹嘘。然而当他看到日军占领省城后连续数天进行血腥屠杀时,他对于军部发动支那战争的正当性产生了质疑:这种野蛮暴行与大东亚共荣有何共同之处?作为大学历史教授的中野宇川,他更不敢相信一个敦厚谦和的青年,如何能在短短半年之间变成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三天前,中野宇川收到他的学生三木武夫的信,说他正在华北与支那军人作战,战事顺利屡获大捷。他说支那军人良莠不齐,有的一触即溃,有的顽強勇敢但武器装偹落后,无法抵御武器精良、势如破竹的皇军。随信还附寄一张照片,三木武夫身穿军服,手持指挥刀仰天大笑,在他身后是一个躺滿中国人尸体的大坑,有男有女也有老人小孩,大都被反绑双手。
美枝子惊讶地说:“这就是那个说话腼腆、见到女人就害羞脸红的三木君吗?为何如此凶残!”
中野宇川摇头叹息:“治国之道在合天意顺民心。两国交兵你死我活,但那仅仅是在战场上。战争规则尚有不得虐待战俘之说,何况平民百姓?既是共荣,又为何赶尽杀绝?三木君以杀人为乐与野兽何异?”
中野宇川在照片背面写了“军人之耻,好自为之”八个字。
“小妹把此照片退回三木君。”
战争情势的发展让中野宇川感到困惑,而芷江发生的事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在到达芷江的第二天,中野宇川兄妹让何其通帶路去金蕊园博物馆。何其通觉得奇怪,为何园门大开无人看守?踏进园门,眼前更是一片荒凉景象:博物馆已成一片废墟,破砖碎瓦遍地,梁柱成了焦炭,横七竖八地散落;断墙残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