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的姚石甫。指的是一次鸦片战争时的台湾兵备道姚莹。一次鸦片战争清军战无不败。惟独姚莹在台湾三破英军。两次俘虏大批英军并杀之。
战后虽迫于英国压力而一度入狱。但是清朝上下。皆以为姚莹在台湾立下不世奇勋。刘永福当即微笑道:“多奖了!只不过有此一胜。我便可兵进河内。一战而定。”
唐景崧也以陈汤、傅子介自许:“渊亭。此事甚好。”
刘永福倒是关切另外一事:“不知诸营损伤如何。尚不的报。嗯……你以为新立营头不妥?”
“凭我黑旗七营破河内足也。何须再新募营头。空耗军饷。何况兵至四营之多。”
柳宇在做着他的全面动员计划。而刘永福同样有着扩军的计划。只是他受的限制较柳宇更多。兵员、军饷、军械皆无着落。
只是细细想想。刘永福却是摇头:“唐大人。我觉的扩军不可不扩。我……”
他多年积蓄。现在也只能拿出当公款使用:“兵员、军械。还的唐大人帮心解决。既然扩充至四营。不如暂设三小营。”
唐景崧见到刘永福向自己让步。当即说起另一件事:“前营足有千人。我总以为不妥。所以我觉的不如分设正副两营最好。”
这段时间他与黄守忠相处甚善。正是因为这一点他又替前营去争夺利益。刘永福当即点头:“如此亦好!”
这是利益交换的结果。他还是想问道:“我们如兵进河内。北宁诸位大人能不能给予协助。纵不能借兵。借枪借炮亦可。”
而柳宇也在规划着进兵河内:“诸位。大事已定。接下去我们进兵河内了!”
他的老窝在山西。离河内太近。现在李维业主力就歼。正是兵进河内的最好机会。
只是正在大家喜气洋洋的时候。那边花间教的二号人物苏穗急冲冲的走过来:“柳统领。教主派我送来的急件。”
当柳宇打开书信后。神色竟是大色。
五年经营。力求一战而定河内。哪料想竟生此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