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船染料?”
克雷格这回没过神来:“一船苦味酸?”
虽然细柳营从海阳订购大约一万两千套服装的布料。但是这些军装哪需要用得了这么多染料。一船染料恐怕给十万套军装都够了。
柳宇也诧异了:“一船不够?那订购两船苦味酸。就这么说了。”
克雷格看到柳宇正在兴致上。也不打搅他的兴致。只觉得这个少年还是太不经事:“两船便两船好了。没问题。”
细细想想。柳宇无论进口什么物资。都得由海防分行过一手。何况他购买苦味酸。总比购买两船硝酸强吧。至少如果柳宇购买两船硝酸。那自己非得挡住不可。
只是他小看了细柳营的采购量。不过时那边细柳营已经报出了数量:“苦味酸一百吨。一年内到货。”
这哪是两船啊!克雷格知道能抵达山西的蒸汽船。吃水一般都不深。根本承载不了五十吨货物。恐怕得到河内再用小型汽船转运。
莫不成是细柳营打着苦味酸的名义准备走私军火。他转过了这样一个念头。
但是很快又摇了摇头。这绝不可能。在海防没有一家洋行敢于吃下这样的交易。最后是三家洋行联手才达成了这份协议。他们的供货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一百吨苦味酸。这能染多少布料啊?克雷格怀疑细柳营是不是规划着一家大型制衣工厂。他听说过柳宇在山西有一个北圻首屈一指的军装厂。光雇佣的女工超过百人。
现在海防城内的库存恐怕连五百斤也没有。他们恐怕还是得从香港和上海进货。
只不过一想到细柳营把资金消耗在民用品上。克雷格又不得不为法兰西的利益高兴。他们只进口了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却把大量资金耗费在这种染料上。这是一个好消息。
他对年轻地柳宇也多了几份轻视之心:“年纪太轻。都是父辈的恩泽。不成气候。”
而对于海防港的诸家洋行来说。特别是各家法国洋行。这是极幸福的一天。细柳营的柳宇阁下简直不把钱当钱使。他在一天就抛出六七十万法郎的订单。许多人甚至估计这一天的订单达到一百万法郎。
所有的订单。都有他的签名汇票。由黑旗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两家银行共同担保。只要拿到汇票。就可以用汇票从东方汇理银行海防分行那贷款。利率极其优惠。
所有地订单要求在一年内完成。除了一部分是军工原料外。大部分都是民用产品。如布料、染料、鞋子等等。
克雷格那是拿钱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