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京师纪要》 下(2 / 4)

十龙夺嫡 凤鸣岐山 2987 字 2021-06-09

息网络。 作为朝廷喉舌的《京师纪事报》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涌现出了大批以撰稿为生的半职业记者,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有这类半职业记者的存在,这些撰稿人除了稿费收入外还有报社按资历发给的各级聘书和相应的津贴,就收入而言。 已足以养活一家老小。 一年半的时间里,《京师纪事报》已经不再仅限于报道朝廷的动态,即便是各省、各府的动态也都在报刊上有所体现,这份报纸虽还是十日一刊。 不过已经从八页发展成了近三十页地规模,简直可以算是期刊杂志了,所刊登的消息极为丰富,从官场动态到市井花絮再到朝廷大员之访谈无所不包,报社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部门众多,甚至出现了各板块的主编、编辑之类的分工,已经有了后世正规报社的影子。

由于报纸的广泛影响力。 和商业流通的脚步加快,想要在报刊上刊登广告地商家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报纸成本的降低,尽管报纸的张数已经翻了几倍,可报纸的价格却始终没涨,看报纸、读报纸已经成了这个时代读书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甚至催生了一种新职业——专职读报人,不识字地普通老百姓只需花上几分钱便能像听说书一般从读报人那里听来报纸上的各种新闻。

正因为报社的后台大老板就是远卓帝本人。 所以报社从业人员的腰杆子极硬。 不但报道正面地官方消息,即便是对各地乃至朝廷中种种徇私舞弊现象都毫不留情地以予揭露。 一大批贪官污吏因此而落马,各级地方政府虽对报社那些无孔不入的古代“狗仔队”极为头疼,可也拿他们没辙,若是想要用强,倒霉的一准是官员们——受命暗中保护这些记者的“鸿鹄”子弟可不是吃素的,虽不会亲自出手干预,但一封密折上去就足够那些自以为了不得的官员们挨板子、丢乌纱帽的了,报纸从此成为朝廷监督地方的一把利器。

远卓六年八月,胤祚为长子弘历指婚,将镶黄旗牛录福昌之长女福宁氏指为弘历之正妻,并于同年十月初二为弘历完婚,赐贝勒府一所,并下明诏着弘历帮办户部差使,与此同时,着次子弘扬帮办工部差使,这标志着弘历、弘扬正式介入大清核心政局。

远卓六年十二月二十五,年关将至,大雪纷飞,满京师一片佳节将至地喜庆景象,到处掌灯结彩,人人忙着备年货喜迎新春,可就在这等喜庆的日子里,一桩惊天大案爆发了——四川巡抚庇鄂达派人暗杀了《京师纪事报》记者梁宽晓,起因是该记者得到线报:四川一省亏空严重,官商勾结,贪污**横行。 梁宽晓不肯接受四川大小官员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