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京师纪要》 上(3 / 4)

十龙夺嫡 凤鸣岐山 3291 字 2021-06-09

了武举,不但没减少武人当官的名额,反倒增加了数十倍,没有谁会得了便宜还卖乖地。

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钱法与商道之上,辩论的双方围绕着现行钱法的利弊各抒己见,不过总得来说赞成的意见个据了绝对的上风,无他,此时钱法实行了八个月有余,钱币的兑换工作虽然还在进行之中,不过几近尾声,按新钱法、税制交易、纳税的好处已经开始显现,事实总是胜于雄辩地不是吗?但是就商业地地位之争议却激烈万分,难分轩轾,争辩双方或是引经据典,或是列举实例,辩得狼烟四起。

无论是在儒家的典籍还是中国历朝历代地皇家统治思想中,民众的地位排序总是士农工商,商者一直是排在最后一位的,无论是在读书人还是普通老百姓的眼中,商者都无甚地位,这是传统,尽管这个传统是个很不合理的传统,但是传统的生命力却是强大得吓人。 实际上,在这场大辩论中支持提高商者地位的人数远远低于反对的人数,若不是方苞等人文笔出众,只怕早已落了下风。

一直以来,胤祚都极其重视商业,无论是他当阿哥那会儿还是如今当了皇帝都是如此,各种鼓励工商业的政策没少出台,不过胤祚从来也不敢正面提出“以商立国”的口号,甚至不敢立刻将那些实验室的各种研究成果立刻推向市场,除了担心市场的消化能力之外,更主要的是:胤祚并没有把握能立刻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为帝王者绝不能因图一时之快,不顾传统乱下旨意,若是因此而引起动乱,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报纸朕看办得很好嘛,‘万言书’里的‘五不解、十大过’现如今就只剩下一不解了罢,不解没关系,事实胜于雄辩,商者的地位问题可以先搁置起来,日后再做定夺便是,这场辩论朕看就先到这里好了。 唔,总后勤部提出了个邮局的设想,诸位爱卿都看看,提个意见好了,若是觉得可行,不妨就让报纸先登一下,一者转移一下争论的焦点,二者,也算是为邮局造个势。 ”胤祚笑呵呵地指着手中的报纸,对聚集在上书房的军机大臣们说道。

一干子上书房大臣传阅了一番周用诚与刘长鄂联手炮制出来的那份可行性报告之后,马齐第一个站了出来道:“圣上,此事属利民之举,理应可行,只是公文、军报的传递是否会受影响却尚不可知,若是分而行之是否更佳?”

“马大人所言有理,不过下官以为公文以官府之专用邮戳为记,军报也有专用之军邮,在投递之时并不与普通信函相混杂,再者,紧急军报、公文也都有专线传递,理应无事。 ”胸有成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