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赏罚莫辨 下(1 / 5)

十龙夺嫡 凤鸣岐山 3908 字 2021-06-09

?

康熙四十三年六月二日,奉旨完了婚的胤祚正式进上书房轮值,正儿八经地当起了亲王宰相,当然,刚进上书房的胤祚不过是上书房菜鸟而已,该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上书房胤祚其实并不陌生,自打六岁入上书房学习,到十六岁开府建牙,胤祚在上书房里可是厮混了整整十年,对于上书房大臣的职能也算得上了解,知道是怎么个回事,可真儿个轮到他自个儿走马上任时,才发现这活计着实不太好玩。

上书房大臣,正一品,通常都兼任着领侍卫内大臣的职儿,不少上书房大臣还兼着各部的尚书之职,例如上书房首席满大臣马齐就兼着户部尚书的衔儿,王掞兼着礼部尚书的职位,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上书房大臣都有兼职,张廷玉、李光地等人就没有兼任其它职务。胤祚原本管着的工部这会儿也被免了,成了个光杆上书房大臣,只是名义却也上挂着个领侍卫内大臣的头衔,实际上并不能对大内侍卫们指手画脚,当然,胤祚自个儿也不会傻到去干那等犯大忌讳的事儿,说白了,胤祚这个亲王宰相其实就是个上书房学徒,学着如何处理各种政事罢了。

上书房大臣这玩意儿有点儿像秘书长,又有点儿像后世的国务院总理,位份尊荣,可活计并不轻松,事务繁琐得很:各部、各地来的奏章得先写节略并附上处理意见供圣上参考;还得接见大小官吏,听取各地来京述职的官员的政绩汇报;替皇上草拟诏书,根据诏令协调各部、各省之间的事务,还得不时地奉旨出京公干等等。宰相的名头听起来好听,其实是件累死人的活计,不是政务熟练的干才根本应付不了上书房大臣的事务。

处理奏章对于胤祚来说还是游刃有余的,毕竟胤祚管过工部,也没少到地方上公干,加之前世那会儿就是玩公文的老手,也写得一笔好字,那些子公文处理起来得心应手,倍儿麻利,处理公务的手法也很是老到,就连马齐、张廷玉等人也都是赞不绝口,只是批折子的速度尚无法跟那帮子“老鸟”相提并论罢了。协调部务对胤祚来说也算不得难事,可听取各地来京官员的政绩汇报就让胤祚有些子不太适应,无他,各地风情迥异,政情不一,即便胤祚手中有着强大的信息网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天晓得那帮子官员究竟是说真话还是假话,对这起子官员的政绩是该褒还是该贬,着实让胤祚很有些子烦心。

按清制,无论是外地来京的官员还是京师外放地方为官者,只要是五品以上的官,离京之前都要陛辞,也就是说要到皇上跟前面圣,汇报工作、聆听圣上的教诲,可问题是天下五品以上的官员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