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一族也就是起个平衡的作用,不让一家独大罢了。
船队、船长都已搞定,手头外贸关封也不缺,货源等的调集也没大问题,由王豪和刘明川这等老江湖去办理这么些杂事想来也不会出大问题,接下来的事儿却有些棘手了——要搞海外贸易难免会跟欧洲那帮子海上强盗起冲突,战争是迟早的事情,以大清朝此时的海上力量而言,首战必败也是板上的事情,但一败可以却不能再败,否则损失些钱财事小,损了国威事大,胤祚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铁甲舰?嘿,那纯属瞎掰,这会儿别说内燃机、蒸汽机,就连钢材产量都低的很,那些航空母舰之类的玩艺儿只能想想而已。机械制造胤祚是懂,至少那些原理是很清楚的,可问题是机床在哪?电力呢?更别说其他一些基础设施了,钢材的冶炼胤祚压根儿就是门外汉,最多只知道焦炭炼钢能出好钢,可究竟怎么个练法那就抓瞎了。矿山胤祚倒是不缺,前些年买下的那些荒山倒也探出了些矿,也利用管着工部的时日,集中了不少的能工巧匠,专门攻克炼钢的难题,只是三、五年过去了,始终没有太大的进展,这让胤祚也无可奈何,只能是加大投入,出重赏以求突破。
炸药,这玩意儿胤祚清楚得不得了,别说是黑色火药,即便是黄色炸药、塑性炸药之类的胤祚也是门儿倍清,这会儿胤祚已经有了伏打电池,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硝化甘油的基础,不过胤祚始终没有大规模上马。这其中固然有硝化甘油危险性极高的因素,更主要的是康熙老爷子并不喜欢搞武器革新,胤祚不想犯了老爷子的大忌,所以始终没有正式上马这个项目。当然,胤祚私底下却没有放过这么个好东西,几年前就在荒山里头搞了个小实验室,从他所办的蒙学技术培训班里找了十几个可靠的学子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成果不用说是喜人的,也制造了不少的黄色炸药。
有了炸药,火炮的问题就算是解决了一大半,可问题是炸药好搞,火炮难整,炸药这玩意儿只要不是在公众场面上露出来,荒山野地里搞个山洞就能解决,可火炮就不同了——别说火炮的试射,就算是铸炮都不简单,也不是几十个人就能搞定的事儿,一旦私下铸炮那罪名可就大了,即便胤祚是阿哥也没个好下场,因此胤祚始终没敢动手,不过事到如今也该开始着手这事儿了,否则到时候战事一打响,胤祚手里头没有王牌拿啥子去说服康熙老爷子和那群朝中重臣。
按清制,工部管制造兵器,兵部管接收、发放兵器,军队只管使用兵器,私人严禁私造兵器,尤其是火器。胤祚想要搞火炮就离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