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明目张胆的勾结勾搭了。
但各省的军政大员又能如何呢?
地方官守土有责的规矩,也早就被大清的文武们扔到九霄云天外了。
而哪怕是对满清再忠诚的八旗权贵们,也只能一边看着,一边暗自痛心着。
而至于军中将领跟陈军有没有暗通曲款,呵呵,说没有大家也不信啊。
就在漳浦之战结束没几天,陈军直接出现在了福州外海,先拿下了琅岐屿,作为船队的停泊依靠,然后大军登陆闽江南岸的长乐。
就跟清军想要发狠,需先拿下了漳浦,然后再能去打云霄厅一样,陈军发狠,要打福州城池,那也需要先拿下长乐,然后再想方设法的渡过闽江,如此才能杀到闽县,也就是福州府治。
原因很简单,就跟漳州的情形一样,闽江也被清军密密麻麻的布置了暗桩木排。
陈军就算海上优势再大,去猛攻硬打,也是下下之策。
而至于沿江的羊肠小道,侧面高山如林,根本就没法打。
而至于直接在江北的闽县登陆,由陆路杀到福州城下,那还是一场灾难。都说了高山如林么,闽县沿海区域到处都是山峦,人都难行,更勿囵装备辎重了。
所以只能打闽江南岸的长乐。
而且不能从长乐挨着琅岐屿的北线登陆,那边是闽江口,水线太低。只能从东面面海的一边展开登陆,然后兵分两路,东路军直捣南山一线,突破了后就能奔到长乐县城了。西路军都要走到福清县了,经过马厝岭绕道长乐的西境,彻底肃清长乐之敌后,再沿着闽江一路向西。
先过大樟溪这条闽江南岸的支流,然后再攻南台岛这个闽江中的第一大岛(面积142平方千米)——岛上高盖山、虾蟆山、烟台山等最初为江中岩岛,后由闽江泥沙淤积其间连接而成。
拿下了南台岛后,陈军的兵锋才能真正的够到闽江北岸的福州城。
清军在闽省仅剩下的一些战船也全都退回到了闽江之内,囤积于马尾,游荡于闽江。这多少也是陈军威胁福州的一个障碍。
但即便如此,陈军之所以有一定的把握真正威胁到福州城,那还是因为南台岛岛屿周遭多沙洲、浅滩,而且陈军杀到南台岛后,也能通过火炮封锁闽江面。
比如后世的乌龙江大桥所在处,两岸水面只有五六百米宽,是闽江最窄的地方之一。火炮轻松的就能封锁之。而一旦清军的战船在南台使不上力,陈军就是扎木筏,都能杀到岛上去。
由于一系列的不方便,陈军光是在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