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势所趋(2 / 3)

好处。

而在陈棠父子赶来陈州的路上,河洛、郑州、开封、陈州、南阳等各地的试验田相继有报告穿过了,亩产七百斤就是一条线,很少有哪儿的试验田亩产值均数会落在七百斤以下的。

《今日新闻》上对此是连刊报道,同时这些黄金种子的去想也被报纸宣扬的人尽皆知,各地的征兵站人头汹涌。

就是对于投赵一直没什么表示的陈烁,在看到征兵站外人头攒动的青壮后,神色也大有触动。

“这两日我看你始终郁郁不乐,看了眼下的这一幕后你还觉得为父的选择是错的吗?”

陈烁不说话,表情很有些复杂。

“当今天下局势就犹如当年明清交际之时。大青果虽坐拥大半天下,然后横空出世的大陈如拦腰一刀,狠狠的砍在了正中间。

江南岭南湖广川蜀便是再富裕,那里的粮食银饷也万难运抵京城。

都不用看明年,只看今岁,京城便会钱粮大匮。

彼时与前明崇祯朝何其相似?”当时的江南也是富裕的很呐,但是朝廷根本收不上钱,再多的繁华又有鸟用?

陈家可是陈贞慧的后人,对于当年的情形,他们有着不同于寻常人的认知。

“除了赵陈这一心腹之患,大青果还有白莲教人马于背后兴风作浪。川蜀陕南不宁,江南税赋西输道路被断,西南无用也。

如此的江南数省虽豪富,然南兵素不以战力著称;西北各省兵马虽强健,无粮无响,亦无力可施。

大青果岂能不危?”

陈棠觉得自己的这番分析已经很鞭辟入里了,可是老头子根本不听。

认为清廷钱粮虽然匮乏,但直隶、河东、关中等省,皆非不毛之地,南方各省亦都有忠臣在位——大清是八旗的天下,各地督抚中多有旗人,再加上将军坐镇,这等人在此为难之际必不会自顾己身苟全性命,或是如汉末诸侯那般野心大炙,而必然会继续效忠大清效忠朝廷,积极组织新军编练新军,如此南北夹击,大清依旧大有可为的。

陈棠还能说什么呢?

他觉得老头子真应该出来走一走,看一看,看看现在百姓是多么支持赵陈。

那赵家本来还漂浮不定的根基现在一下子变得瓷实的不能再瓷实。

有这等民心在握,他觉得赵家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而且这消息很快就会传到了外地,尤其是关中河东等地,只不过现在还都是小道消息。但早晚有一天会人尽皆知,到时候老百姓又会怎么想?

谁不想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