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这朝廷还能赢吗?(2 / 3)

就这么的毫无价值的死了,叫人心有戚戚啊。

“而且孩儿是真心觉得赵家不可小视。您看看这一败后朝廷还怎么阻止陈兵北上?”

“直隶绿营的脊梁都被打断了,满蒙骑兵也不顶用了,只靠着京城的那些八旗大爷们就能守的住京师吗?”

“我要是赵亮,我接下来就会沿着运河一路杀到津门去,然后兵逼京师。不说能不能真的把京城给拿下吧,只要将津门和通州的粮仓给搬空了,你说到了下半年朝廷还能怎么办?”

“江南是有钱有粮,但这钱粮运不到京城啊。京师百万八旗嗷嗷待哺,还有满朝臣工,哪怕皇帝内库里还有银子,但粮食呢?”

“没了江南的漕粮,没了齐鲁和中原的漕粮,北直隶也能被祸祸给七七八八,朝廷就是有钱又能向哪里够粮?”

“只凭关外和河东的那点粮食,京师能饿殍遍野。”

别看察哈尔和东北都产粮食了,而且之前两地的粮食入京额度还在不断增大,但它们的基数太小了,即便提升迅速,看一看重量,比之江南的漕粮那也是弟中弟。充其量他们就是一点缀,而不能真指望它们去挑大梁挑重担。

“我不说朝廷就一定要败,而是说朝廷的形式真的很不利。南北钱粮断绝,河东、关中、关外和河西,那就没一个能打的。

大批的钱粮通过川陕运输到北方那也有点不现实。

不说川东和陕南现在还有白莲乱匪,那就是没有,这沿途数千里运输的耗费,谁能顶得住?

北方是出强兵,甘陕绿营一直是朝廷的精锐,但朝廷没钱没粮,又凭什么招兵买马呢?就只凭着官家的一张嘴吗?”

“你就那么看好赵家?”

“那倒没有。我就是觉得现在局势对赵家挺有利的。只要他们能一直隔断南北,不需要多久,最多两年朝廷就只能要么北狩要么西巡了。”

“但是咱家在关中。”丁睿不想承认朝廷的不利,但他知道丁敬的话都是大实话。

早在苏北一战落幕的时候就已经有有识之士发出呼声了,但那时候清廷还能稳得住,因为苏北失利了,可豫南、河洛乃至黄河一线,清军的局势都很好地,尤其是黄河一线,捷报频传啊。

结果谁知道豫南也完了,眼睛一眨,整个鄂北都是赵家的了。

然后赵亮大部队北上,杀过黄河的清军各路人马是纷纷后撤。

现在临清战场都已经以陈军的大胜而告终了,这朝廷的局势可不就越发不利了。

“关中又如何?能不费吹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