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流民难民(2 / 3)

明伦这几年为什么对赵家的青睐始终不变呢?那不仅仅是赵家的靠山更强了,还因为赵家银子给的多。

而为什么他这个知府大人对江哲这一通判的工作那么大力支持呢?

似乎就从没有想过伸手去周家口搅和搅和?

那也是因为江哲识趣,银子孝敬主动捧到他跟前。

所以这次赵亮在准备齐全之后,开始大肆招揽流民‘以工代赈’,明伦也是视而不见。

他没办法去看见。

陈州府库的粮食都被他折腾的七七八八了。现在猛地闹出这等事儿来,明伦只能把一切全权委托给赵亮了。

赵亮又能怎么办呢?不帮忙吗?怕是京城的福长安知道了都不会答应。

只能应下来,谁叫明伦的来头大呢。

而且这也是他扩大名声的好机会,只要事情做好了,名声买来了,一切花销都值得。

所以明伦才不管赵家要干什么呢,只要不搞出乱子来就好,他现在更乐意确确实实的在后衙里醉生梦死。

各地的流民一波波的被引到龙路口这边来劳作。

干的是什么呢?

第一修镇墙。

第二修水渠。

第三修路。

第四修码头。

第五扩宽河道。

没有给你白吃饭的道理,挖土挖坑,摔坯烧砖,搬碾垒转,整个龙路口地界处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叫曹河、郑集两地都看的眼红不已。

一样的事儿他们也被安排上了,但一切还要等到龙路口的事儿结束后才能轮到他们。

赵亮是打算趁着这个机会把老巢好好地布置布置了。

倒是没有明目张胆的给大赵庄建城墙,大赵庄这里只是一丈多高的庄墙,并不过分。同时龙路口的二丈镇墙给立起来了,大赵庄这里呢还以加强水利为由多挖了几条‘水渠’,然后在大赵庄周遭堆了几座土山。

再加上修路、修码头和扩宽河道,这些事儿别看他嘴皮子上下一碰,简简单单的就规划布置下来了。实则消耗人力物力多着呢。

要不是有黄河决口的机会,赵亮可舍不得花那么多银子来‘造福’乡梓。

算上他在老家花的钱粮,再加上他在归德府花的钱粮,还有向上头孝敬的治河银子,一二十万两银子就哗啦啦的撒出去了。

可以说要不是有汇通银行的盈利在,就这笔银子,那能叫赵家掏个七七八八。

赵家能赚银子,松鹤楼自始至终都是赵家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