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福山事(2 / 3)

伞骨,还可以做刷子。

行驶在日本海上的北海商行商船,以船队为基本单位,每一支船队有两艘大船三艘小船组成。

那小船就是猎鲸船,而大船就是加工船和运输船。

一头鲸鱼被猎杀后,如果靠近海岸线或是靠近海岛基地了,那是最好不过。但这种可能性不大,而且海岸线可能还是棒棒的或是小鬼子的。

更多的时候是在海上直接解决。

一块块鲸油、内脏、骨头等等都被送上加工船,那里头有加工舱,面积是狭小一些,却能熬煮鲸油、腌制鲸肉。

这样就能把船只的利用效率达到最大化了。

而一旦库房中积累的物资达到一定程度了,那就可以返航了,或是其中的一艘加工船返航!

在这片海域,北海商行的船只是很有安全保障的。

因为这边几乎不存在西方船只活动,更难看到西方的海军舰船,北海商行的这些船只又装备有小炮、猎鲸叉等武器,反而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了。能实实在在的压过棒棒的水师一头,至于小鬼子,德川幕府根本就没水师,所以根本就没有威胁。

一桶桶鲸油和鲸肉等被送到了福山,那已经准备好的大型工坊立刻就开动了。

鲸鱼皮被用来做各种皮具,从衣服到腰带、马靴、马鞍、刀鞘等等。鲸鱼须主要用来造伞骨和刷子。因为中国不需要紧身衣,而杯罩这东西也不存在市场,除了赵亮能自己搞几个私下里玩玩,不存在任何的经济效益。

但鲸油和鲸肉就不同了,大批的鲸肉第一时间就投入到了福山市场,并且飞快蔓延到登州莱州等地。

鲸油就更不需要多说了,蜡烛、肥皂,甚至还能用来做机械的润滑油和炼钢回火用。

所以大工坊忙碌了起来,而大工坊里的工人又都是福山就近招募的,如此一来对福山本地民生的提升就不言而喻了。

但福山经济的起飞更大还是因为蜡烛、肥皂等大批的投入市场。

商人们从来都是一种嗅觉灵敏的动物。

福山的变化早就已经吸引了登州、莱州商人的瞩目,更别说福山当地人可能还不知道何志辉的背景来历,但有的是神通广大的家伙知道何志辉背后站的是谁,更清楚福山那些变化是谁带来了。

从鲸油、鲸肉出现在福山的第一时间,那些人就纷涌而至。

到现在就更是如此了。

谁叫鲸油好用,鲸肉便宜呢。

对比其他燃油,鲸油光照明亮不说,还没有臭味和烟味,只这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