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真命天子赵大爷(2 / 3)

才传进中国来的外来物种。

当然,想要保密的话,那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赵二叔也都蒙在骨子里。等到他扯出“反清复汉”的大旗时候,再把这东西当成一张王牌打出去,但赵亮觉得没必要。

赵二叔他还是能信任的。

更别说边上还有赵老爷子和赵爹看着呢。

而且这样做也是为了应证这些种子历经了第一茬的种植后,它们的后代会不会就立马蜕化了,亦或是还能继续保持之前的优越性……

包括这种金种子到底历经了多少代繁衍之后才会良种退化……

这些都是赵亮很想知道的。

所以别看赵二叔在赵家的存在感十分薄弱? 可现在他在赵亮心中的份量一点也不弱的。

康莞早前还惦记着京城的长二姑? 可自打上个月才过百天的儿子发了一次热后,那就一门心思的都放在宝贝儿子身上了。

对赵亮都已经要不闻不问了? 生意都丢在一边了? 更休说长二姑了。

柳氏、萧娘子那边也一点问题都没有,她们的生意都做的很是红火。

赵亮离开陈州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得到了彭功昌的禀报——徐家人能救下来的就都救下来了。

徐家人是什么人?

那就是徐述夔的后人。

而徐述夔又犯了什么事儿呢?

文字狱也。

一旦案发? 乾隆侧目。如是已经死了十五年的徐述夔和他乾隆四十二年刚死的儿子徐怀祖,全都被开棺戮尸? 枭首示众。

按乾隆的话说? 那就是“以彰国宪,而快人心”!

徐述夔的两个学生徐首发、沈成濯被斩首,两个亲孙子徐食田、徐食书呢,因为是正犯之孙也被斩首。且徐述夔的兄弟和他的亲侄子? 年十六以上者也皆斩? 十五岁以下及妻妾、姊、妹,子之妻、妾付给功臣之家为奴。

苏省布政使陶易丢官去职下了牢狱,如今已死于京城。

扬州知府谢启昆因办理案“迟缓半月”被判“发往军台效力赎罪”。

东台知县涂跃龙因“未能立即查究”处以“杖一百,徒三年。”

陶易的幕僚陆琰被认为“有心消弭重案”,所以处以死刑。

原礼部尚书沈德潜? 这位生前多次获得乾隆特别恩宠的诗坛泰斗,因为撰文称徐述夔“人与文章皆可为法。”也被乾隆命追夺一切谥典官职? 撤出乡贤祠内的牌位,仆毁御赐碑文。

徐述夔案发时候沈德潜都已经死了十年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