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看着临清内城已经大乱,而那外城乱不乱就更可想而知,是不发一言的下了墙头。只叫人守紧州衙大门,不要理会外面的是非。
反正王伦贼逆已经走远,事态的发展就是再恶化,临清城的安危还是不需要担忧的。
这就与大局无碍。
而兵丁厮杀日久,也需要好好的犒赏一二。
从长远角度上看,这是在竖立起榜样来,是件好事情。
横竖他已经叮嘱了下去,不可擅自对大家望族动手,那些兵将也多是往繁华市井里钻。
闹不出大乱子的。
而等他们消停了,临清的缙绅大族也都该知道厉害了。到时候阿思哈、拉旺多尔济怎么也能找出粮食的蛛丝马迹来。
舒赫德是个履历复杂,为官经验极其丰富的官僚。
他认可王伦军不可能带着那么多粮食行军的推断,同时也断定粮食没有被大规模的焚烧,更没有被一袋袋的倒进运河里,因为那样的话根本就瞒不住万朝兴他们的眼睛,所以就得出了一个临清粮仓的粮食还就在临清城内的结论。
那么多的粮食不可能不翼而飞。
而之所以能出现现在的这幅情况,那就必然是临清的本地势力作祟。
必须要给当地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
杜家洼在马颊河的西岸,后者并不是一条多大的河流,可它到底是一条河。想要过河,你就要有现成的桥梁,或是有现成的船只,否则那就是一场麻烦。
而杜家洼就有一座石桥,一座坚实的石桥,且过了河就能连接上宽阔的官道。顺着官道走不几里路就是高唐州境内的二十里铺。
那地方距离高唐州城还有二十里路。
如果只从战争因素考虑,二十里铺显然比杜家洼更适合义军停留歇脚。
但是没办法。王伦义军只能停留在杜家洼,因为昨晚上他们赶到这里的时候,二十里铺已经有清军驻守了。
高唐州城里的惟一,得到义军来犯的消息后就领着人赶来了二十里铺布防。
那时候的惟一还没有收到舒赫德使人传来的十万火急,得到的只是乡绅关于‘有反贼出没’的禀报,清军是轻装上阵,比王伦军的行进速度快多了。赶在义军抵到前抢占了二十里铺,并且还在石桥的东头布置了兵马。
直到天亮后惟一发现势头不对,马颊河对面的义军怎么那么多人啊?也是这时候他才收到舒赫德的急命,才恍然明白过来,原来对面的义军不是他以为的小股贼匪,而是临清王伦军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