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四大洋一一在目,除了已经探明了亚欧大陆外,无论是黑蜀黎,还是南北美洲,再或是大洋洲,那线条都是大有差异的。
可这并不是赵构最大的困难,也不算是地图上最最有价值的东西。
至少在赵构的眼中,那些被他大体上标示出来的洋流分布,其价值之高,一点也不逊色于新大陆的横空出世。而难度之大更是在画世界地图之上。
洋流这东西,本身就很复杂,分暖流寒流,各大洲沿海区域都他么有。
别说他已经离开学校那么多年了,哪怕是正当年的学生仔,怕都有很多人记不住所有的来。
赵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南北半球顺时针逆时针的俩圈圈。再加上赤道逆流和西风漂流,其他的就全忘得一干二净了。
而且就是赤道逆流和南北半球的顺时针逆时针,他自己都不能确定哪个是哪头!
但他不能确定,水师可以确定啊。
赤道逆流是从西向东的,西风漂流更是显而易见。
黑潮是从南向北的,那北半球的洋流圈自然就是顺时针了。
虾夷地北面还有一条由北向南的洋流,要是没记错的话就是千岛寒流了。这样不出意外的话,千岛寒流加上贯穿太平洋两岸的那条洋流,合着北冰洋就还能再形成一个闭路循环。
赵构对世界洋流分布图最记忆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一个个的‘圆’!
南北东西,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大大小小的闭环!
就比如天珠海那儿的洋流。以赤道为分割线,两股洋流方向相反,宋人的商船把生意都直接做到了黑蜀黎那儿,这种情况自然就在赵构的掌握之中,整个天竺海的情况就也瞒不过他了。
而南太平洋处呢,其与北太平洋正好相反,一个是顺时针,另一个自然就是逆时针了。
大洋洲东岸由北向南的洋流,以及南美洲西岸那股由南向北的洋流,当然还有北美洲西岸那股方向相反的洋流,对于赵瑗日后的美洲开拓,绝对有着超乎想象的助益。
赵构对他的期望也从来不是区区一个吕宋群岛,再或者是更南面的大洋洲,当大洋洲被发现之后,其天然的地理位置就已经注定了它会变成大宋嘴边的肥肉。
倒是美洲,如果没有专门的引导,就赵宋如今的‘世界认知’,想要发现绝对是千难万难!
可是,赵构的态度和说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潘氏母子,但赵瑗母子俩心中却实在难以踏实的下来。
因为这幅图的由来,赵构根本拿不出一个确实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