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较之佐渡岛本有的人口也不见逊色了。
日本政府口上说的很好听,但实际上还是在对岸的越后、越中地区增置了兵马。但相对比日本官府的小心和谨慎,越后、越中的商人们却是高兴了。因为背靠日本,佐渡岛的开荒所需,无论是粮食,还是日常工具,很多都是直接从日本采购。
这可是四千人口呢,他们的物资所需,哪怕诸多劳改犯的待遇根本不能与军兵和勘探队相比,但总计量也不可以小觑的。
因为劳改犯们干的也是力气活,只要乖乖听话,每日两干一稀,那也是要叫人吃饱肚子的。
如此就让临近的日本商民都收获了不少的好处。
因为赵宋从日本采买物资时候,那出手是极其大方的。不说日本的物价了,只说就近采买的便易和对佐渡岛开荒的促进作用,那就叫赵宋官府根本不会去计较那么点的小钱。
如今的佐渡岛那就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模样。甭管是不是自愿的,一个个都在紧张劳动。
就是驻岛官兵都一个个忙的脚不沾地。
因为这碎石和运送的差事,不止是劳改犯们在做,军兵中也有人在做。
除了必要的警卫和监视工作之外,每天总有一半的官兵忙碌在石场上。这也是佐渡岛短短时间内就能建造起一座漂亮的石头据点的最根本原因。
勤奋。不止是劳改犯们被压榨的不得不勤奋,连岛上的军兵和勘探队的人员,都一个赛一个的勤奋。
这并没有什么额外的奖励,只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潜移默化。
当初赵宋刚登陆佐渡岛的时候,这里虽然也有几个日本村町,但木质的房屋显然不符合宋军的追求,便就是拿来做牢房都不安全。
何况他们接受的指令就是建造一座石头城,佐渡岛的利益,宋军官兵、勘探队员和劳改犯们不知道,汴梁城的赵构却心知肚明。谁敢保证,日本人在洞悉了佐渡岛的利益之后,就不会发兵来打?
所以立足未来,那打造一座坚固的堡垒就是必须要做的事。
这佐渡岛上的人丁,甭管是什么身份,从上岛的第一天起,那就加足马力的投入进了建设之中。
现在别看佐渡岛已经初具规模,但习惯已经养成了,停不下来了的。何况当一支支勘探队的成果不断被汇总之后,谁还不清楚佐渡岛代表着什么啊?
那更是咋看都绝对不安全。别说一座石头城了,那就是三座石头城,也堵不住所有的路。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惟独死劲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