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图穷匕首见(2 / 3)

在那边就可想而知了。在历经了豫北和南畿各州府士绅乡官们的惨剧后,堵胤锡可谓是愤怒到了极致。

东林党的根基在江南,但普天之下尽有东林党,只是多少的问题。

他连连上请洪承畴给予重压处置。洪承畴也的确并非全然无动于衷,对于许定国、高杰、刘良佐他们的行为还是有施压的。

邯郸之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成为了洪承畴约束军纪的一枚棋子。

但堵胤锡却觉得如此还不够。要想为朝廷重新收揽人心,还要重惩许定国、高杰之流。

他当然不会现在就要上书朝廷重惩许定国他们,战争还在进行中,他就是再恨许定国他们,必要的理智还是有的。

堵胤锡的目的只是为邯郸士民求情。

邯郸一干缙绅在洪承畴亲临城下时候就开门请降了。

谁叫罗锦绣早就溜之大吉了。

此后城内士民聚集起来抗拒许定国报复性的率军猛打,这完全是为了自保,是防止被气极发疯的许定国给屠城了。

因为许尔安被罗锦绣一块带去了保定,一同前往保定的还有不少城内缙绅富户。

不过赵湛留了下来,与一同留下的士绅,带领邯郸百姓死守住了城池。

你可以赞叹邯郸人的韧劲,在那种情况下也还能守住城池。你也可以吐槽许定国军的无能,那般情况下竟然还无力拿下邯郸。

于是,许定国继续北上,洪承畴亲临城下,赵湛他们就乖乖的自缚请降了。

堵胤锡不愿意看到赵湛等人身死。

法不责众,朝廷不可能一股脑的屠了整个邯郸,但赵湛等人却不见得有那么的好命运。可结果叫他万没想到,自己的上书竟然被周延儒给截留了。后者更是给他送来了四个大字——大局为重。

紧咬着牙,堵胤锡都能听到自己牙齿的咯吱咯吱声。

就在这时,长随进来道:“老爷,洪本兵有请。”

洪本兵当然就是洪承畴了,九省总督,北伐主帅,大明朝最重要的柱石之一。在北伐之前已经被崇祯帝授予了兵部尚书衔,同时他也是堵胤锡的一大伯乐。

堵胤锡虽然是文官,却有一颗将军心。崇祯帝南迁后,他见到天下兵乱,虽任湖广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却仍旧训练士卒,钻研兵事。建立“君子营”,设科募士,亲自去招兵,测验其胆气和力量,招募300人,分成10营,取越王勾践君子六千之意,不叫兵丁,而称为君子,以示尊重之意

虽然不免有些可笑,但洪承畴听了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