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2 / 4)

实的力量还算不上多强大。和硕特部满打满算也就才二十几万人,真正的丁壮也就五六万人。毕竟和硕特部只是卫拉特蒙古四大部之一,而其他的准格尔、土尔扈特和杜尔伯特蒙古,各有各的头领。同时在和硕特部的老家,他侄子鄂齐尔图汗也坐拥不少族人。二十多万和硕特人,能有十几万人跟着固始汗就是好的了。

卫拉特蒙古四部联盟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可它始终就只是一个松散的部族联盟。

然而,年过六十的固始汗,巩固了青藏之地之后的他,却没有意得志满,而是派出六子多尔济达濑巴图尔前往燕京,向满清表达了和硕特蒙古对顺治帝/多尔衮的归顺意愿。原因很简单,他想要西宁。

虽然李自成对和硕特蒙古施行的是井水不犯河水政策。

但有那么一句话是怎么说的,人无伤虎意,虎有害人心。

占据了清海大半区域的固始汗,怎么看都觉得西宁卫别扭。

加之李自成是汉人,固始汗先天上就不相信他,对比汉人,还是满清更有共同语言。

如是,多尔济达濑巴图尔的来贡就受到了满清高层的热烈欢迎。多尔衮出城相迎。

黑冰台并没有探听到太多的内部,只知道多尔济达濑巴图尔在燕京城内受到的恩遇很高,这叫郑芝龙不得不想到固始汗与满清联手,背后再给李自成插上一刀的可能。而要是那样……

“侯爷是怕北地将有大变?”陈鼎看完情报后脸色也猛一变。

“时不我待啊……”郑芝龙这句话有太多的意思了。

“可是……”陈鼎踌躇了片刻,最终还是决定问明白了好。“陛下须知到士绅为国之本,历代君主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无士绅何以立国?”

郑芝龙现在的行为就是把全天下的士绅都推到明清李顺哪儿去,这将来又怎么办呢?

就靠着大员培养的那些个学生么?

他是不信的。

那些个人在陈鼎眼中连生员都不如,他们只多就是一些小吏。会写字认字,或是基本算术,然后就循规蹈矩的按章办事。

就这样的一批人岂能成大事?

“我当然知道文彦博的那句话:天子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可惜彼士大夫已非汉唐之赳赳丈夫。”

郑芝龙说到这里,都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诗,一首乾隆那个败家子所写的诗:“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乾隆对钱谦益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