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大写的“服”(2 / 3)

芝豹三十年人生里的第一遭,他是郑芝龙的幼弟,当初打拼‘江山’的时候,郑芝虎和郑鸿逵的作用都比他强多了。担负如此的重任,对他而言也是一个转折!

可不愿意把事情办砸的郑芝豹,才不分神去宁远城里应付官面往来呢。有时间去费口舌,不如把觉华岛更细致的走一遍。

“继昌(郑芝豹字),觉华岛于我郑氏的份量,你是知道的。好好的守上半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你能守住,你就是我郑家的大功臣。”

临行前日,郑芝龙对郑芝豹说出了掏心窝的话。

“大兄放心。这几日小弟走遍了岛上诸堡,那是越看信心越足。”整个郑氏的新陆军才多少人?现在大半都放在了他手里,又有这般多的城堡可以依靠,若是还守不住,他也白在浪涛里混这么些年了。

“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再多的话郑芝龙就也不用说了。

郑芝豹也不是小孩子了,郑芝龙的意图,郑芝龙的宏图,他什么不清楚?

郑芝龙还急着去到芝罘岛后整兵备战呢。

别看他把主力丢在了觉华岛,可清军真入塞南下了,郑芝龙一定会听到召唤的。顶多是因为他的陆战主力不在身边,可以少承担一部分责任。但要说一丁点的责任都不去承担,那怎么可能?也与他的名头不相配啊。

郑芝龙可是现如今众口相传的当世名将,可是备受各界推崇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他就是一个兵都没有,危机时候也会被急着堵抢眼的明廷硬赶鸭子上架的。

虽然那时候他可以置之不理就是了。

所以,郑芝龙在回归芝罘岛的时候,身边带上了八百老亲兵——三百黑帆和五百东洋矮子,再有五百名铁人军。

这就有一千三百人了,算上郑森在芝罘岛留下的三队义勇营,这就是两千人了。

再从光头劳工中挑选出一千人来,三千家丁已经齐备。如果被大明朝委以重任了,那至少会有些其他部队来配合,凑凑合合的一整,那就是一支像模像样的队伍。

与清军硬顶浪战是不成的,可靠着齐鲁大地上的山地丘陵地形,郑芝龙想要有所成就也是不难。

在此之前,他还会把所有的战船装满难民流民的送回闽省。

持一样看法的还有江哲。

他一开始倒没有想的太多,就算他知道郑芝龙不止带走了黑番兵和东洋矮子,还带走了五百铁人军,那也没有半点怀疑。这很正常不是?

但是当郑芝龙抵到芝罘岛后,迅速从光头劳工中挑选了两千人,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