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避免的大危机,又指出了一个高大的方向,指出了一个光明的奋斗目标。
悲喜交织中,最后还是喜大于悲!
而至于‘宏图大愿’能不能做到,或者说退路是不是真的很好,陈华是没义务给他们答案的。
除去郑森,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出身不凡’,好日子是过了几年,可要说他们已经完全丧失了血性,全都没了拼劲,那就是笑话了。
“我军杀入占城、吴哥,更在大员北部迁移百姓,修造城池,荷兰闻之恐难安心。”
“然,南洋还是我们离的近。西夷纵强,相隔数万里,又能伸过来几分力?能奈我何?况乎这些红毛个个都朝着钱看,大哥手中拿捏着有他们的商贸,谅那些西夷不敢真的与我等翻脸。”
施富大声的说着。
当初料罗湾一战后,荷兰人不就为了贸易利益而低下了头么。
那时候他们以利益为重,现如今已经尝到了好日子,如何不更加的以利益为重?
但施富不把强大中的西班牙、荷兰人放在眼中,却不能不把欧洲人的大夹板船看在眼里。
他是郑芝龙集团内少有的读书人,是施琅的族叔。少年时也习文多年,只是没科场得意的命,不满二十就被逼的下了海,跟着郑芝龙鞍前马后。
这人多少读过些书,再没有考出名堂,那也与大字不识几个的粗鲁汉子有很大不同。头脑缜密,颇有谋略,作战也果勇,深得郑芝龙的赏识和信任。
“唯一可虑者,还是红毛鬼的大夹板船。战力强劲,着实非乌尾船、鸟船可比。万一双边起了刀兵,一着不慎,可是要吃大亏的。”当年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
而至于西班牙、荷兰等在南洋的驻军,却是根本不被施富看在眼中。
对西班牙、荷兰的陆地力量看不上眼,这乃是郑氏集团的一大气候。上自郑芝龙,下到寻常的小兵,那有一个算一个,就没谁看得起他们的陆军力量的。
无他,人数太少。
施富是郑氏集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对吕宋的西班牙人了解甚深,对大员的荷兰人了解也挺深的。
他人不在大员,但施大瑄在啊。前文说了,施大瑄是施琅的老爹,也是当初十八芝里的老人,他还是施富的族兄。
十八芝是颜思齐死后,以郑芝龙为首的十八位结拜兄弟。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郑芝龙的降明,十八芝也闹起了内讧分裂,施大瑄还有杨天生、陈衷纪等一起加入了郑芝龙的队伍。与刘香、陈魁奇等是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