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 弄玉吹箫,高山流水!(2 / 3)

吸引,一时俱醉。

没想到,这《星火》的直播节目,到了第五天,作为总策划的张凡,居然是用了这样一种极其新颖的方式,来展现华夏上下五千年沉淀下来的音乐之美!

曾几何时,现代人只知道钢琴吉他,却已经不识角徵宫商!

那么现在!

听听古老的音色,听听华夏的声音!

每一个音符都是一段动人的旋律,每一段旋律都是一曲古老的传说!

弄玉和萧史相拥而立,刚刚止歇的音乐,却又被新的旋律所代替

这次!竟然是四个人同时转过身来,面前横放着三具古琴,虽然样式有所区别,但似乎这更接近于现代人熟悉的“古筝”。

嗯?!

可为什么只有三具琴?

目光的焦点反而迅速集中在唯一那位面前没有放琴之人。

此人……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

看衣着打扮,这好像并不是一个古代的音乐人,而像是一个寻常的樵夫啊!

这、走错片场了么?

难道我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还有斧形的乐器?从没听过呀!

使斧子的……

程咬金、李逵、巨灵神……哪有一个跟音乐能扯上半点关系的!

铮铮淙淙……

如流水一般的音调,打断了众人的茫然。

音调从三具古琴上悠扬而出,彼此区别,却又相互和谐!

琴!

在华夏古代,人的文化修养,通常是用“琴棋书画”这四方面的才能来表现的。

弹琴,便是这四大才能之首!

曾经在《典籍华夏》第六期,千古第一文人苏轼,临终前,张凡凭借系统的辅助,以一曲琴音相送,让无数观众红了眼眶,酸了鼻头。

古琴聆韵,文曲归天。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苏轼已乘风归去,然而那段旋律,至今仍被无数人存在手机里,每天循环播放无数次。

那似乎是后世华夏人,第一次感受到,我华夏民族的乐器,也可以演奏出这样美妙的音乐。

既然如此,又何必舍近求远,去学习西洋的东西?

现在,出现在画面里的,赫然是三具古琴,每一曲琴音都那样悦耳动听,而且居然并不会相互干扰错乱。

弹幕沸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