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天下事如此众多,全都压在金陵,压在皇帝的桌案之上,皇帝根本就没多少自由身。
为何不少皇帝昏庸无道,为何有些原本睿智的君王在干了不到十年就开始懒政,没了雄心?
朱允炆苦涩不已,九九六的福报都受不了,当皇帝的福报可大得多,是谁也不愿意整日当个工具人一般
处理政务到三更半夜,一干就是十几年……
那些看到的皇帝精彩的生活,要么是不咋滴的皇帝,要么是揣测臆想出来的,真正为国操劳的皇帝,像是老朱,一年到头就没什么休息日,年复一年地处理政务,挂在煤山上的崇祯也是勤勉得很,没什么业余时间,只可惜生不逢时……
朱允炆也疲惫,也累,也想整日逍遥快活,但不能!
别人只看到了大明没有外敌,内治当兴。
可朱允炆看到的却是,西方未来可能的崛起。
现在还不是泄气的时候,也不是懈怠的时候,大明的根基还不够牢固,内在的问题还很多,外在的威胁还没彻底消除。
除了培养好朱文奎之外,还需要着眼于全球,完成最后的棋局。
从现在来看,朱文奎确实是一个绝佳的继承人,他吃得了苦,有着过人的韧性,他聪敏好学,一点就通,他遇到的事多,年纪轻轻便有了沉稳的气势,做事不慌不忙,知道如何分辨对错,清楚如何取舍,他并不专断,虚怀若谷,也不残虐,有悲悯之心。
从一封封奏折批阅的文字来看,朱文奎除了经验不足,分寸拿捏上有些不准之外,已经做得相当不错。
总要把好关,每一封奏折发出去,都关系着不少百姓的切身利益。
直至三更内侍催促,朱允炆这才歇下。
翌日,华盖殿。
因为奉天殿被烧了,也没重建的计划,索性将华盖殿作为会见使
臣之地。
丘、孙恩带萨宾娜等人觐见行礼。
朱允炆含笑免礼。
丘作为正使,拿出了哈里的国书:「帖木儿国苏丹哈里,仰慕大明,膺服于心,今遣我等遥遥万里,送苏丹之妹萨宾娜于大明皇帝,以求和睦如亲,结一家之好,共享太平之福……」
朱允炆看向萨宾娜,不得不说,这是中亚典型的美女,身姿苗条,肤白貌美,一双大眼睛忽闪着光,尤其是萨比那出身王室,更多了几分高贵的气质。
萨宾娜低着头,小心翼翼地看向朱允炆,这才发现他并不是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