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镇北府又如何,绵连的纷乱之世才是其尾大不掉的根源,太平盛世也不过是套上笼头的狗而已。。”
“乱世奸雄,之世能臣,不过应运而生尔。。那里真有什么定数啊”
“有这么一个堆促,也是未尝不是好事,天子只有愈加振作奋发,励精图治,才不至于给这些。。。”
。。。。。。。。。。。。。。。。。。。。。。
遥远的呼罗珊,终于迎来的久违的绿色,
随着开春北方商路的回复,蜂拥南下的商人们,也带来可萨国内的信息,其中也包括了来自王都伊迪尔的使者。
“可萨国中请求援力。。。”
岭西总管行辕的中军大帐中,众将被宣读了这个消息,顿时爆发出一阵声浪。
“痴心妄想”
“断然不可。。”
“眼下攻略正是紧要的关头。。每一分兵马都是宝贵的”
其实渡河之战的战果,并不像所宣称的那么大,主要是一场预计的包抄围歼战,最后被打成了追亡逐北的击溃战,但根子却是在那些附庸、仆从军身上,为了争抢战利品和俘虏,在战场上各行其是,无法约束士兵,而导致不少呼罗珊士兵付出一定代价后,脱逃出去。
因此除了被围在木鹿大城中的大食军外,地方上还散落了不少成建制的败军,须得分出足够的兵力来应对之,要剿杀和肃清需得费上不小的功夫,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既然要大规模的使用他们,就必然要承受相应的后果和代价。
现今归属在岭西行台帐下的附从兵马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主要是国中随大军从征的城傍、番军之属,前者本身就是大唐边防序列的一部分,战斗力和装备水准都相当可靠,而后者也大多数有与唐军协同或是配合作战的经验,甚至参加过国内平叛,因此战斗力也是有所保证的。
象静边之战后的拓碣军残部,可是参加了安史之乱中官军的大部分战役,可谓战绩彪炳。
不过这一类种类最杂数量最众,既有传统附庸的回纥兵,亦有辗转过多个势力的契丹、奚族等杂部,既有新降服的青海部和吐谷浑旧部,亦有党项、西羌等河陇土生藩族。
但是令行禁止的情形也会好一些。
一类是拔那汗、勃律、梵衍那为首的西域藩属列国,再加上沿途征服或是光复的地区、大小藩臣城主按照人口物产比例,所征发而出的兵马夫役,比如前康国、安国、石国、史国、何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