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的乌铎迦汉荼城城主,发动阵前兵变,杀了前往会兵的国姓一族及附从的贵姓,自立为新主,已经遣使者前来交涉呢。。”
“随使送来劳军猪羊千口。。期颐厚币赎请本军出境,愿以重金买回富楼沙城”
“天助我也。。。”
“天佑大唐。。”
话音方落,下面就有人高喊起来
。。。。。。。。。。。。
北方的大石城,远征军的主将高适,也在思考这这只人马的何去何从。
“龟兹那边回话了,都护府目前无法差遣更多的人手。。”
说话的是负责和安西军协调联络的判官岑健,他也是龙武军行军司马岑参的族弟,
高适点点头,对于这个结果他并不意外,安西军本身就是耕战性质的屯守边军为主,大多数情况下进取不足而自保有余,而且还没能恢复到高仙芝发动但罗斯之战前,动不动灭人国祀的全盛时期,在战略上有所保守,也是人之常情。
再加上,安西军虽然在西域列国战功赫赫,但却一直受限于人口不盛,兵员补充有限,难以进行旷日持久的大战,更别说布控经略域外了。
好容易挟拔那汗之战的威势,重新将河中诸国拉拢过来,光是派遣使臣和在望要筑垒驻留兵员,以稳定局势,就牵制了相当部分的精力;再加上要填充大食人收缩留下的势力空白,比如几个被大食攻灭的小国故地,或扶持有人望的新王复国,或收归为安西府代管,都需要足够驻军的存在,以慢慢巩固和消化这些地区;更别说眼下还在推广豆薯玉米等新作物而进行的大规模开荒垦托,由于青壮劳力不足,部分屯区连妇女儿童都得上阵劳作。
“倒是突骑师哪里还有些法子可想。。”
一名参军事建言道。
“只要有钱帛,还是有些敢战之士,至少可以再招八千控弦。。”
“不过为了避免纷繁难治,反客为主,至少要有一千本部唐兵,进行弹压和调度。。”
“此外,根据新颁布的归化人令,目前已有数千人归化唐藉,虽然其中不乏浮滥者,但是还是有些人力勘用的吧。。。”
“钱暂且不是问题,河内、河中各国多有献納,至少可以用到来年,此外南路别遣,在吐火罗境内和富楼沙城亦有钱帛缴递。。”
“我们还可以从西域列国继续抽兵,小国出甲五十,大国出二百。。也可以凑出数千人的拓揭军,但同样需要相应数目的唐兵充做骨干。。”
“拔那汗国,或许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