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楼沙城所在,在大唐西域记中,可是号称天府之地,。。自古盛产谷米瓜果”
“而临近的北天竺诸国,号称沃野多熟,四季皆暖,多林水而地湿热,物产丰沃。。”
“此外还有通天竺的商路之利,。。南吐火罗蕃众,通过山中置卡,抽的厚利千万。。”
“若是能巩固吐火罗到天竺的商路。。则无论是当地征发还是采买,都可以从北天竺就近输粮”
“唯一的问题是,南路兵少,要掌控布点沿途十数城塞,实在力有未逮。。。”
“就近输粮。。。。”
这个字眼终于打动了高适,他的眼光一下落到了高大山脉横亘之后的那片地区,
粮草供给一直是困扰大军活动能力的一大问题,而从北天竺经过吐火罗向安西输送粮草的距离虽然号称千里,其中还要经过荒原高地深山大峡,但却有传统的商路做基础,并且有过王玄策征战的历史记录。
相比国内从长安调配到河西,再从河西逐级输送,穿越草原沙漠戈壁数千里大转运的耗费和损失,却是可以少略不计也更有优势的多。
但是前提是必须在当地又足够的投入和长久的经营,不然很容易受到当地变局而前功尽弃,这是一个利和弊同样大的选择。
从这一点上,那位枢府大人仿佛早有先见之明一般,作为远征提供了相当详尽的区域地图,其中就有北天竺的山河胜形走势,甚至还有一些矿藏和物产的标准,天晓得,这位是怎么发现和测绘出,这些藏在大山高原中的东西。
“报,”
议事大厅外传来一声通报
“国内的鹞书,又有一批后援过来了。。”
“他们到了那里,有多少人马”
高适挑了挑眉头道
“三天前援军过了大沙啧(腾格里沙漠)。。”
一名负责解码的参军,满脸喜色回答道
“由马军都监解大人领兵,计有本阵奇兵队三千,河陇步卒两千人,河西蕃军三千人,”
“另有国中流人四千口,其中女子三千,瓜沙良健子弟一千,青唐部一千帐。。”
“另一路,回纥同罗都督白登率部帐五千。。走北庭天山道入安西。”
“好。。”
这下连高适忍不住动容叫了出来,所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
在远在高卢海岸地区的布列塔尼亚总督家族,辗转托请以为教会中介和担保,付出连人带马等身重的银子之后,少年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