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故旧与新书(7 / 12)

幻之盛唐 猫疲 10549 字 2021-06-09

一样,一直是对抗阿拉伯势力重要棋子。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後,阿拉伯仍旧执著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於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以保留信仰也不交税等政策为诱饵,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

开元六年(718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於“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

开元十─年(723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

开元十二年(724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哈利发,再遣穆斯林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後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於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然后是安西都护府的绵绵不绝的大反攻,几乎将战线推到了阿拔斯人的发源地,

如果不是因为突骑施突厥,因为苏禄可汗死后四分五裂,阿拉伯人乘机收买了其中的葛逻禄部临时反戈,唐军的攻势才被打败。

“而且,这位殿下,怕是来求援的”

我补充道。

“哦”

李酒鬼眼神闪动,露出一丝兴趣。

原来拔汗那国虽然是小国寡民,却是以全民皆兵骁勇善战著称,以并不多的军队屡屡挫败大食人渗透进西域的野心,甚至俘虏对方的大将,配合安西都护府的远征建功赫赫,如果不是六年前追随高仙芝远征呼罗珊的恒罗斯之战败北,损失了大量的青壮将士,国力大为削弱,至今仍是外西域属一属二的强国。

虽然经过恒罗斯一战后,交战双方都认识带对方的实力和差距,都保持相当克制态度,没有再发生正面的冲突,但作为各自的棋子,那些附属藩国,却一直在打的不亦乐乎。

本来就算它战败了,还有安西都护府为后盾,但是安西北庭军,相继内调,就使得情势滑向了另一边,虚弱的拔那汗国,要独自对抗河中众多阿拉伯大食的追随者,就变的危险了。

“有空给安排一下,我想见见这位西域来的王子殿下”

我当初无意听到这个消息时,下了如此的命令。

拔汗那国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对我铺张开来的大西域理想和商业扩张计划是重要的一环,我可不想好不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