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投降(1 / 6)

贺熙朝 裤衩辟邪 5264 字 2021-06-08

蜀国皇帝遇刺的消息终于传了开来。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对于皇帝遇刺的详细过程却在官报中一字难觅。

正应了那句话,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在熙州人看来,重要的是皇帝死了,而至于皇甫戾怎样刺杀他的、刺杀他的过程中自己有没有受伤、最后是死是活都无关紧要。

而在天下人看来,皇帝的死也只是过程这一长线中的某个点而已,至于这个点是实心还是空心,是起点还是中点,这也不重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切身利益,比如今年的赋税涨没涨,赈灾的银子什么时候发等等。

在他们看来,皇帝遇刺的消息还不如村里的王秀才为赵寡妇挑了一担水有话题性、有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这任皇帝没了,还有下一任,遇刺的皇帝虽然无后,但民间已经疯传皇帝生前下密旨传位于广陵王和兰陵王之间最先打下熙州者的消息——总之只要这天下乱不起来,或者说乱起来以后只要不波及到自己,他们是愿意一直这样愚昧、这样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的。

礼部尚书窦树廷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府里时已是深夜,这是他近一个月来第二次能够回家休息。先皇遇刺身亡、四重棺椁不翼而飞后随之而来的丧葬事宜、补救措施都需要他亲力亲为,这些天他奔走于礼部衙司与内宫之间,那些下属争吵的声音和宫里皇后妃子的哭声,令他原本焦躁的心更显疲惫,五十岁出头的他在这一个月中竟似老了十岁一般,发须尽白,老态毕现。

然而这还不是唯一的麻烦,朝廷中的两大支柱——皇帝和丞相,一个遇刺,一个遇刺当天就请辞离开定都了。如今整个定都城内百官无首,政令难通,他一边要全力操持善后事宜,一方面还要与其他各部大臣就各地递交上来的奏章拟定对策,或肯或否,都要一一审阅——这本身就已逾礼了,若放在前朝,他窦树廷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了。

“唉……”在心底长叹一声,他接过老管家递来的温毛巾敷在脸上,用力搓了两下。

“老爷,听说兵部萧大人今天……”

管家与窦树廷是发小,两个人关系情同手足,虽然只是一个管家身份,但朝野上下无人不知,这位礼部大人待之甚厚,基本上自己不在家时都会将需要上台面的事情交给老管家来做。

而这位老管家却并未因此自仗身份在尚书府里呼上喊下,在下人们眼里它就是和管菜园子的老张似的,虽然不怎么说话,但为人亲切,从来不打骂他们;府里的夫人、公子也对这位老管家极为尊重,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