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来张罗送礼,回回俺们都得乐呵呵掏钱,整个是个二道贩子。”马占山从椅子上站起来,乐呵呵地跟胖子打招呼。
“这回不要钱。”胖子把筐上的棉被揭下来,马占山也有点傻眼,碧绿的韭菜青椒,黄澄澄的柿子,还有水灵灵的黄瓜,要是夏天见了,一点也不足为奇,但是此刻窗外北风凛冽,冰天雪地。放到这种环境之中,那就太令人震惊了。
马占山抓抓头发:“胖子啊,你这是害我啊,这个月的工资算是保不住了。”
“免费的,您记着给黄小伙多分点,这是乡亲们吩咐俺的。”胖子笑呵呵地从桌子上拿起一包葡萄烟,抽出一支点着。
“看来这蔬菜大棚真是有搞头。”马占山从这两筐菜上,瞧出很大的商机:你说卖多少钱吧,贵贱不说,关键是没货啊。
“这个也挺有技术含量的,最好能派人出去考察学习一下,或者找点这方面的资料。”胖子虽然不大懂行,但是也知道种大棚跟种园子还是有区别的,温度、水分,肥料、管理啥的,都有说道。
马占山点点头,然后拿出来二十块钱:“等过了年就把公社农业站的技术员派出去,这个给你,俺们也不能白吃啊。”
“拉倒吧,要是收钱,俺就把筐拎回去啦。”胖子把钱放到桌子上就转身告辞:“俺还得上县里呢,给王书记也送点青菜尝尝,我敢保证,人家县委书记肯定不会掏钱。”
等胖子走了,马占山才咂摸出滋味:“臭小子,王书记是你老丈人,当然不用花钱!”
胖子又赶着马车,去了一趟粮库,这也算是关系单位,大伙年年都要来卖粮,而且酒厂以后也要靠人家提供原料呢。
和上次来的时候大有不同,卖粮的车辆都没了,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推着自行车,去粮库领口粮。这些都是吃供应粮的,每个人都按照标准定量,小孩少,大人多,重体力工作更多。基本上一个成年人每月的口粮是三十斤上下。
那时候粗粮多,细粮少,大米只有过年的时候,每个人给一斤二,不用拿袋子,用兜子就装回来了。全家合到一起,够吃一顿大米饭的。豆油每个月每人就几两,所以家家户户的油瓶子都不太大。
领粮的时候都有专门的粮本,按月支取。一般都得排挺老长的队伍,县里上粮店,公社就在粮库,来领取每个月的口粮。
看到胖子赶着大马车,大伙都用很特别的眼光看着他,以为这家伙是粮库主任的小舅子呢,用马车来拉粮。
门卫也认识胖子,乐乐呵呵打个招呼就放行。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