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也已经发现,稻田里面的蛤蟆还真不少,镰刀挥动几下,基本就能看到有蛤蟆蹦达,甚至里面还有癞蛤蟆,大模大样地爬到人们的脚面子上。
他们也都知道这些蛤蟆的功劳,所以也都不搭理它们;对于那些蹦到脚面子恶心人的家伙,顶多也就是抬脚使劲一甩,噗通一声,把这些家伙甩得旁边的水渠。
专门有一回人负责打捆,然后把一捆捆比胖子腰还粗的水稻,运送到临时压好的场院,那里,专门有一台水稻脱粒机,用发电机带着,随时准备轰鸣。
胖子使不好镰刀,所以也就专门运送稻捆子,一手掐一个,轻飘飘的,比少林寺的和尚拎水桶还轻巧。
笨笨和嘟嘟也不含糊,也都抱着一捆捆的水稻,扭着大屁股跟着忙活;相比之下,毛毛它们就只能拎着小筐,混在小娃子堆里,捡拾地上倒伏的稻穗。
小娃子们都挽着裤脚,脚底下穿着塑料底的布鞋,也不怕稻茬子扎,就是鞋帮子不扛刮,布面被戳出一个个的口子,不过也没人在乎。
“娃儿们,好好干,中午给你们炖鱼!”车老板子拎着渔网,来到一个沟渠旁边,准备打几网试试。开春的时候,没少往里撒草根。经过半年的生长,不知能长多大。反正当初撒苗的时候,选的都是刚刚越冬的一龄鱼苗,都还没过斤。
稻田放水之后,这些草鱼都集中到沟渠里面,捕捞应该很方便。
小娃子们都好奇,立刻就聚拢过来瞧热闹。就连胖子也暂时放下手头的活计,凑乎过来,他最愿意看车老板子撒网,那绝对是一种艺术。只见车老板子抖擞精神,手中银光一闪,渔网出手。
“好——”胖子看到渔网在空中全部展开,撒出一个标准的圆形,就跟用圆规画出来似的,当然,先要找到这么大直径的圆规再说。
可是刚喊了一半,却又像被人掐住脖子一般,把后半截收回去。只见车老板子的渔网并没有落到水中,而是两边都搭到沟渠的边上。原来是沟渠的宽度有限,车老板子还习惯撒大网,所以失手。
噢——小娃子们也不估计车老板子的面子,一块起哄。车老板子讪讪地把渔网收回来:“高兴过头了,忘了这茬——”
“看俺的吧!”一看老渔翁遇到新问题,胖子这下可来劲了,抢过二肥子手里的大花筐,伸到水里,捞了两下,然后猛然把花筐提出水面。
只见一条白花花的草根出现在筐底,足有一尺半长,最少二斤多。胖子哈哈大笑:“老板叔,还用啥渔网啊!”
正得意呢,那条草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