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料一车车运来,然后就按照丈量好的位置挖坑埋桩,相对于前几天的活计,这个就算是轻省的了,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缓冲休息。
这方面车老板子比较有经验,木材埋进土里的部分,都先用火燎一遍,表面形成一层碳化,这样才不容易腐烂。
当然,在上面抹沥青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只不过不如这个省事,而且没啥挑费。
中间的一溜木头桩子最高,露出地面的还有两米半,然后依次降低高度。基本的结构跟房梁差不多,算上中间的一共是五条横檩,然后竖着每隔一米半钉一条椽子,这样纵横交错,整个框架就稳稳当当,能够经受风吹雨打了。
里面的土地已经平平整整,下面撒了一层发好的农家肥,另外也加了一些草木灰。胖子嫌从屯子运太远,干脆就打了不少苇子,在稻田中央放了一把大火,草木灰就有了。
何满仓也看得直傻眼:这以后用草木灰可太方便了,这么多芦苇荡,草木灰能弄老鼻子了。
然后开始浇水,胖子又动了一个小心眼:把自个木盒里面的水也掺和进去一些,以前的经验证明,这水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绝对有利。
这时候,张良联系的塑料布也运到了靠山屯,大解放车过不来,干脆就换成马车往过倒腾。塑料布的质量不错,既厚实,透明度又好。
把木头杆上有毛刺的地方都清理干净,有棱角的地方都用棉布包裹号,然后就开始蒙塑料布。
这个场面最是壮观,好几十人扯着塑料布,大棚里面还有不少人拿着杆子往起挑,顺着一根根椽子,叫塑料布从上面通过。要是人少,还真干不了这活。
一会工夫,一座白亮亮的大棚就展现在大伙眼前。然后还要在上面压上一些木头杆子,防止刮风的时候把塑料布鼓起来。四面都用土压实,只有一个小门可供出入。
等忙活差不多了,大伙就排队进去参观,一进去都吵吵比外面暖和。何满仓大笑:“这才刚开始,要是过两天,进来就一身汗啊。”
胖子转转眼珠:“那晚上咱们就进这里睡觉得了。”
“那不成,大棚里面潮气太大,而且空气流通也不好,在这里面住,那才叫找病呢。”何满仓一本正经地告诫大伙:“还有,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咱们这棚子里面一共挂着十多个温度计呢,温度控制在25到30度之间就成,一定要看住。晌午头太热的时候,记着要放风。”
大伙抬头看看棚顶,那里面一共有五个通风口,然后都一齐点头。
“啥时候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