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定会放松警惕,宋军再去偷袭,成功希望就大得多了。想到这里,赵安不由又是敬佩又是担心的问道:“杨将军,你这么做,将来不怕贾太师责怪你有损大宋军威?”
“当然不怕。”杨亮节把双手一摊,毫不脸红的说道:“兵不厌诈,战场之上,为了胜利可以不择一切手段——这点就是我的恩师贾太师亲自教的。”
“有其师必有其徒。”这是赵安的心底话,也是老实话。
…………
杨亮节确实是得到了贾老贼的几分真传,在城固城下嚷嚷了几句之后,城固守军和城里的蒙古人色目人还真动了心眼,尤其是天下公认的墙头草色目人,那更是直接嚷嚷着抓紧时间开城投降,免得宋军破城之后真把他们杀得鸡犬不留。面对这样的情况,药乐罕自然不敢怠慢,一边派人组织蒙古百姓和色目百姓参与守城,坚定他们的守城决心,一边派军队抓捕叫嚷投降叫得最凶的几个色目人,临阵之际,竟也闹出了些许骚动。仅有城固城里的汉人百姓事不关己,倒也乐得白看笑话——当然了,如果药乐罕想要鼓动他们上城助战,那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了。
闹腾到晚上,城固城里总算是基本安静下来,虽说爷爷上过战场的药乐罕到城上巡视了一圈,要求值夜守军不能合眼,随时随地预防宋军乘夜偷城。可药乐罕前脚刚下城,后脚那些守军就聚在了一起,七嘴八舌的讨论军情,或是叫嚷要和宋军决一死战,延续他们父辈祖辈三十年前力战余玠的荣光;或是担心宋军势大,城固又不可能得到来自汉中的增援,仗打下去只怕情况不妙;更多的则是讨论药乐罕明天会不会开城投降,如果药乐罕拒绝投降,宋军会不会真的屠城报仇。
“咱们是不是盯着点城下面?要不然宋蛮子来偷城怎么办?”偶尔有一个胆子小的怕药乐罕回来巡查,好心提出建议。可他的话刚出口,正聊得的同伴就一起吼起来,“要去自己去!白天没听到宋蛮子的将军说,要明天下午才来攻城?”胆小的也就不敢再说话了。
先老实等到明天下午再说,到时候药乐罕将军如果开城投降,那自己也别犯傻去挡宋蛮子的刀子,老老实实跟着投降就是了;如果药乐罕将军坚持不肯投降,那就跟着他先后和宋蛮子打上几仗,看看情况再说——这是大部分城固守军心中的想法。可这些聊得热火朝天的守军并不知道的是,一只巨大的魔掌,已经悄悄的伸到了他们头上……
与此同时的杨亮节营中,杨亮节和赵安经过抽签,曾经参加过两次神臂城大战和钓鱼城血战的赵安成了偷袭城固的敢死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