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中级文官职务。
皇子皇孙们从军或从政,在大楚帝国里有个专门的名词,叫做“观政”。
此外,部分皇子以及继承爵位的亲王世子,有时候会以各类钦差的身份,奉旨前往某地代替天子进行各种慰问,视察……而这也是众多亲王,郡王最期待的任务,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离开金陵城这座对于他们而言的超级大监狱……去外地呼吸不一样的空气,看不一样的风景。
亲王和郡王,无旨不得离京……这其实是一条非常有利的限制措施。
这等于是把这些宗室王爷们局限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看管。
总体来说,大楚帝国里的宗室管理上,不算太严格,但是也不算太宽松……属于一种比较中庸状态。
至于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这个只能说再好的制度也抵不过时间的侵袭,也挡不住人心的变化!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会怎么样,罗志学也管不过来,只要现在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不出现太大的问题就行了。
至少目前来看,大楚帝国的宗室体系其实都还算可以,保持了数十年的稳定。
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亲王们没有谋图龙椅的野心。
实际上不少亲王们都有这种想法……罗志学的儿子好几十个呢,其中有那么一些野心家很正常。
但是可行性却是很小……因为他们没有掌控军权,也没有掌控财权,更没有掌控人事权……此外罗志学对太子是很放权的,其他皇子们有异心的话,不用罗志学出手,太子就能单手轻松镇压!
和历朝历代对太子既培养又防备,最后父子成仇不一样,罗志学对太子还是很放权的……
基于自身的自信,罗志学并不认为太子会对自己的皇位造成威胁……
所以该放权就放权,该加胆子就加胆子……而这种大幅度的放权,实际上也导致了太子罗戠其实也没必要搞什么造反提前登上皇位……因为现在太子的权势已经非常大了,并且没有天大意外的话,这皇位迟早是他的,稳固的很。
很多年前太子就已经观政御书房,承顺四十八年的时候就代替罗志学协理参务院。
到了如今,实际上大部分情况下一些参务院里的日常会议都是太子代替罗志学去参加的,只有在少数御前参务会议里,罗志学才会亲自参加。
某种程度上来说,太子罗戠实际上已经掌控部分行政权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首席参务大臣,或者参务大臣领班之类的。
不仅仅在参务院里如此,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