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进行改变,小时候接受教育就已经决定了此人在成年后的基本三观。
一个移民美洲的人,生下的移民二代的,当这个移民二代从小学习的依旧是帝国礼教部统一制定的教材,学习的是楚国的文化,说的是楚国话,穿的是楚国衣服,所有的文化习俗都是楚国人的这一套。
那么这个人哪怕是在美洲东北省纽约府出生,并长大,但是他成年后,依旧会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楚国人。
反过来,一个楚国人移民到了土著国家里,移民二代从小学习的是蛮夷的文化,说蛮夷的话,穿蛮夷的衣服,所有的生活习惯都是蛮夷的生活习惯……哪怕他长的和楚国人一样,但是他都不可能是一个楚国人……
血缘以及文化,当这两者都有了,你才是楚国人……你不可能说有楚国人的血脉,但是满嘴都是AC,连楚国话都不会说的人是楚国人;更不可能说红头发或黑皮肤的异族人,在楚国出生长大,学习了楚国文化就变成了楚国人。
血缘和文化,缺一不可!
血脉自不用说……还有什么说学了楚国文化就变成楚国人的,在当代也不是没有这种人,但基本都是那些土著蛮夷……很不幸的是,他们并没有像蒙古,原时空女真人一样征服华夏,然后能够来一句‘蛮夷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蛮夷则蛮夷之’……这话,或者说这种论调,本来就是满清为了论证自家政权合法性而提倡的论调。
但是在大楚帝国里可不存在被异族征服的事,所以大楚帝国的社会里说这句话,那是要挨白眼,遇上暴脾气的甚至可能挨打!
帝国利益是有限的,自家七亿多楚国人分都很勉强不够用,你还鼓吹蛮夷入华夏就变成华夏人,让一票土著进来分享帝国利益,这不就相当于掏自己口袋里的钱给那些土著嘛!
遇上暴脾气的,人家可不就得动手了!
扯远了……目前的大楚帝国对海外领地的教化工作上是非常重视的,还美曰其名的提出来了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在海外领地里也搞了大规模的普惠性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