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印度军团到了非洲后,他们和楚国人一样都是属于外来者,都是欧洲殖民者以及当地土着的敌视对象……在这种周边都是敌人,没有本族人支援的环境下,就算背叛了楚国他们也活不久。
甚至一旦出现背叛后,他们被楚国断绝了后勤支援后,他们立马就会粮尽弹绝。
也就是说,印度军队到了非洲后,其叛乱风险大幅度降低,因此也不用担心他们的叛乱问题。
同时把他们大老远从印度调过来,后续还要维持他们在非洲大陆上作战,这整体成本可不低,楚军高层可不希望这两千多人刚调过来,然后没两个月就死光了。
就算是炮灰,那也是有成本的炮灰,可能的情况下,楚军高层还是希望这些炮灰能够用的更久一些,并且承担一些更重要的作战任务。
多种情况下,也就促使了,印度军团第三团抵达非洲后,获得了正规军的武器装备配给。
对此,哈来尔同尉其实自己也能够猜出来缘由。
毕竟他虽然也是印度人,但他却不是印度军团里的那些普通士兵,而是一名副哨官,军衔同尉。
不管是职务还是军衔,都是印度人在印度军团里所能够获得的最高级别。
早些年的时候,印度军团里,所有军官职务都是由楚国人担任,楚军会从正规军里抽调军官来担任印度军官里的军官职务……
不过后续随着印度军团的规模扩大,需要的低级军官人数太多,同时楚军里正规军的那一票科班出身的军官们,都不乐意去印度军团任职……
最后没办法,楚军只能从士官里选拔一批人,经过速成培训后授予军官军衔派往印度军团任职,同时为了保持土着士兵的积极主动性,还特地在印度军团里设立了‘同尉’这个专属军衔,用来授予长期服役,战功卓越,忠心耿耿的土着军人。
并许可担任排长,副哨官这两个基层军官职务。
不过人数并不多,目前只有十来个人而已。
而哈来尔凭借着最早一批报名参加印度军团,并且参加了几乎所有印度军团的战役,同时立下众多功劳,成为了目前仅有的十多个同尉之一。
因为其军衔和职务的缘故,他对高层的政策自然多少知道一些,楚军高层因为地理因素,这才放松了对印度人军人的压制。
对于压制本身他虽然内心不喜,但是却也会说什么,甚至不会去反对什么……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地位,他才能有更多的渠道去了解大楚帝国到底有多么的强大!
强大到让